返回第四百七十二章 见女儿(第1/3页)  铁血中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二章见女儿

    “皇上,帝都不幸暂失于反贼之手。事发突然,一时未能逃离的官员甚多。其中不乏多有忠义之人,如刑部尚书李慕白c襄王李僙等,不屈服于反贼。但也有不耻之辈,户部侍郎赵显c工部员外郎宗绍等。最让人痛心的是一批王侯也投身于反贼,杞王李倕c安阳郡王李默c凤岗郡王李重等,这些人不但有辱祖宗,在当下影响极为恶劣,必须得严加惩处。”

    卢杞的话一出,比议论李适登基更热闹,纷纷加入声讨行列。

    “投身反贼,一律视同反贼处理。”

    “不错,否则有愧对张相c曹国公那样的忠烈。”

    李豫正在怒火中,一时连话也说不出来。他有过安史之乱的经验,安禄山攻占长安后,也有不少官员逼迫接受安禄山的官职。但多数很忠心,如大诗人王维。王维不惜吃下泄药,拉得自己差点断气也不愿上朝。

    他们已经从长安那边打听到消息,这次屈服于朱泚的官员并没有上次多,但李家屈服的不少。除卢杞说的几个外,还有不少小辈的公侯投靠朱泚。

    反观外姓公侯,连汪婧当文官的父亲,在朱泚登基之日和一群官员在皇宫外大骂反贼,被抓后至今生死不知。

    始终都是有素质人官员,由群论很快转变成一个个发泄。杨炎说出一个人:

    “这次还算好,总比安史之乱时少。人心不可能全一样,这些东西避免不了。唉!连洛阳郡王也有走眼的时候。那些投靠朱泚的王公官员虽说不可原谅,始终是对方逼的。传来的消息,朱泚并没有逼张则祥,当日还派兵将那几座厂保护起来,没想到他连一点反抗的心思都没有,就当了对方的赵国公。

    如此做法,还不如平时并不显的陶林,将朱泚的封号推去。张则祥的想法比起杞王李倕更不可原谅,米酒琉璃虽没什么,但酒精可是重要的军用物资。现在可好,那些反贼的酒精比我们还多,不知能活多少个反贼。”

    说到张则祥,原本逐一发言又变成群论。杨炎说得不错,张则祥投靠朱泚的影响,的确要比襄王李倕大。一是如杨炎说的几个厂,一点损失没有集体跳槽。

    朱泚占领长安后,可能怕引起天下大乱,并没有将商盟的金银占为己有,也没乱印银票。因为他有了何浩然那几座厂,相当于有了几棵摇钱树。更是得到朝廷的银库,里面的银子已经够他招兵买马了,根本没必要冒着得罪天下人的风险。

    二也是因为何浩然,何浩然看人从未看错,部下从来没有背叛过他。张则祥是他最信赖的朋友,信赖到将小半个家业交给对方,自己从不插手。张则祥的背叛,终于让一些人看了回他的笑话。

    李豫再也忍不住怒火,一巴掌拍在御桌上:

    “将所有投靠反贼的皇亲从族谱除名,定为反贼。包括所有投靠的官员,一律定为反贼。吩咐各地,将这些反贼的亲人抓起来,待日后收复京城再行定罪。”

    李适皱了皱眉头,起身反对:

    “父皇,这样做怕是不妥,起码现在不能这样做。有不少人都是受朱泚的威胁不得不投靠过去,他们中多数对我大唐仍有忠心。要是这样做,岂不是将他们完全推到反贼那边去?”

    “太子说得是,”颜真卿接道:

    “那些人虽没骨气,始终是受反贼所迫。要是我们现在这样做,会寒了很多人的心,他们再无念想,会一心帮助朱泚反我大唐。”

    一些明理的大臣也起身相劝,李豫怒火减了不少,但杀心未减:

    “那将反贼江汉年两个贼子带上来一并处死,以祭张相等忠臣之灵。”

    这下没人反对了,就连颜真卿也将江汉年恨之入骨。除大儿子颜頵逃出外,他的家人全在京城。很快,两个可怜的人被五花大绑押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铁血中唐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