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到底谁村(第1/3页)  登基吧,少年(红楼之开国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等到朱刚送完人回转,已经暮色四合。

    霍五将马车留给了儿子,霍宝招呼薛孝上了马车。

    “这几日就在金陵运粮,粮食留出一仓,一仓尽快送到滁州,半仓送曲阳,半仓送滨江。”霍宝道。

    “那价格?”薛孝问道。

    这粮食都是薛彪贮藏的,都有成本。

    就是霍宝出来运粮,也说好了是合股买卖。

    即是买卖,就要账目清晰,“人情送匹马c买卖不饶针”。

    “按金陵市价九成给七叔本钱,市价加两成运费给各位长辈,有银子收银子,没银子用其他东西顶,也可以赊欠,可只能赊欠一回。”

    薛孝打小跟着薛彪的,心里一盘算,道:“如此一来,这利润就没多少了!”

    听着是三成利,可水路c陆路一百多里下来,车马人手都要不少。

    不说滁州州府物价,就说曲阳,斗米千钱。

    三月到五月,金陵斗米从七八十文,也涨到斗米一百多钱,七c八倍的利润,当足以叫商人冒险。

    可实际上,从金陵运粮到滁州的大商户没有;只有些小行商,三c五结伴,全靠人力背个一斗c两斗赚得辛苦钱。

    就是因滁州混乱,百姓没了吃食,全民皆匪,这路上实在不太平。

    “先这样,回头去苏州收粮,再说粮价。”霍宝道。

    这两年大旱的又哪里只是淮南淮北呢?

    晋鲁豫这几个省雨水也不好,那边才是最好的卖粮之处。

    “常州那边,每次送多少粮食过去?”

    “一百石,二十辆骡车跟车一百四十人”薛孝眼神有些闪烁道。

    那一百四十人中,四十人押车,一百人是金陵招的“伙计”,与侯晓明他们一样。

    “七叔说那边直接换生铁?”

    “嗯,二斤粮食换一斤生铁一个青壮换五十斤生铁”

    一次下来,粮食换生铁六千斤,青壮换生铁五千斤。

    “送了几回?铁都藏了?”

    “去年冬月开始,一月一回,拢共六回其中两次的生铁给了万山岭上面的寨子剩下四次换的,都是常州庄子里放着”

    那剩下的,也有四万四千斤生铁,足够装备一万人的队伍。

    这样推断,岂不是说万山岭上可能有几千号人?

    可薛彪说万山岭上有八百人,那剩下的生铁哪里去了?

    薛彪将粮道c铁道都交出来了,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扯谎。

    霍宝脑子里显示常州大概位置,右上是江阴c右下是太湖。

    上面是江匪窝子,下面是湖匪老巢。

    他抽了抽嘴角,这生铁的去向似乎有着落了。

    说着闲话,一行人到了金陵城外,天色尽黑。

    薛家粮铺就在城外,霍宝直接跟着薛孝过去。

    粮铺大,后院子倒座一排,都是大通铺,这边原有的伙计就有几十号人,加上霍宝c薛孝带来的一百人,也都安置得下。

    至于霍宝,则是薛孝做东,去望江楼吃席。

    城门早关了,可有那绵延三c四里的墙豁口,这城门禁形同虚设。

    城墙豁口,有守军巡逻。

    薛孝拿了两个银豆子,与霍宝两个顺利进了城。

    霍宝回头看看城墙下堆着的土石堆,道:“新知府下令修城墙了?”

    薛孝道:“就是借由子敛财,借着这由头收了商户三十万两,又收丁役银十万两。真是够贪的,这金陵城内外七万户,家家都没落下,摊了役银。四十万两银子收了,弄了两堆破石头摆着,就算完事了。”

    霍宝暗暗乍舌。

    金陵还真是繁华之地,知府一个由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登基吧,少年(红楼之开国篇)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