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1章 狂人 圣人 狂耶圣耶!(第1/2页)  大明之风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张静修对这种八卦可不感兴趣。

    若非大雨不能走,他才不会坐下来偷听呢。

    关键,此刻身在武昌城,管他是哪个浑人干的什么卵子事儿,与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来到这个世界,决心救父救张家多么不容易!

    自己手上的事儿都做不完,闲下来时还想着享受生活不是,哪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关心别人?

    远的不说,就说这趟蕲州城之行。

    本来只是一心一意恭请李时珍进京,结果半道上被拦下扯出“小弓测亩”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父亲正在推行的“清丈全国田地”政策中的一大隐患。

    清丈全国田地,势在必行。

    自明中叶以后,皇亲c勋臣c贵戚恃宠挟恩,纷纷奏求田地,皇庄c王庄c贵族庄田风云而起,加上缙绅地主推波助澜广占田地,从而在全国刮起兼并土地的狂潮。

    都知道,土地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有土才有财,赋自田出,有田即有役。但由于这批人享有优免赋役的恩赐,钦赐土地例不纳粮当差,文武官员亦是论品优免,导致国家控制在籍的纳粮当差地大大缩水。

    据不完全统计,自洪武迄弘治这一百四十年间,天下额田差不多减少了一半,以湖广c河南c广东最为严重,不是拨给皇亲国戚贵族缙绅了,就是被刁民隐瞒不报。

    土地兼并c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

    加上吏治腐败,放大户,盯小户。造成大户前滚钱富得流油,小户人家力薄难撑举家逃亡。

    赋役不均遍及全国各地。

    只有全国田地丈量清楚了,赋税改革“一条鞭法”才能有效地推行下去。

    所以“小弓测亩”急需想出一个解决方案。

    可容易吗?很难啊

    正如余顺清所言,政策固然非常好,却抵不住底下不正儿八经念经的和尚多。

    张静修相信,甚至确信,父亲现在还没预料到“小弓测亩”这个奇葩的现象。

    毕竟清丈田地还只是停留在试点阶段。

    看,随便来个问题,都不容易解决,哪有闲心听这帮不认识的人扯淡?

    (ex){}&/  “那是自然。”有人立马儿接道。

    “所以,据不确定的消息,朝廷有心拆毁以何狂人为首创办的这些书院,朝廷一直盯着何狂人。这样,时不时地便传出他被省抚台衙门秘密逮捕的消息,可每次消息似乎都不可靠,也不知是何狂人的能量巨大每次都开溜了,还是朝廷只是警告警告他并未有心抓捕,反正听说他依然还在办学讲学宣扬新的主张。但因为他弟子满天下,总有外地弟子误以为他是不是真被抓进监牢,所以纷纷前来武昌打探,这才有了你口中的那个浑人干的浑事。”

    “哦,明白了,那浑人是故意让衙门抓进监牢里,然后去打探何狂人的消息,对吗?”先头那人终于明白过来似的。

    “对了,就是这样的。”

    “可是,他为何一定要找那样的噱头吗?听着多浑多离经叛道!”

    “嘿嘿,这不正是他们新主张的体现吗?为何都叫他何狂人?不就是因为他标新立异c异于常人吗?若思想正常,像我们一样,逛个窑子闷在肚里生怕被人知道,那就不叫狂人了。”

    “是也!此人大名如雷贯耳,在下也听说了,可亦有不少人叫他何圣人的!”

    “确实,毕竟圣人与狂人,本在一念之间嘛。就像天才与傻子一样,其实只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

    “”

    听话这番议论,张静修心下已了然,果然猜得没错,这些人口中议论的“何狂人”定是何心隐无疑。

    这几年,何心隐确实是在湖广一带讲学时间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大明之风骨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