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谁道纨绔不成龙(第2/3页)  人间问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就笑着解开绑在杨文锋身上的那几根麻绳说这事也算是他考虑不周,没有事先问过杨府的意思。

    接下来就是互相做戏了,什么嫁入天家是杨家之幸,什么害怕杨家出自武门配不上公主金枝之类的鬼话,从头到尾杨文锋就站在原地装聋作哑,最后就连杨王呵斥让他下跪谢恩之时也因为武皇的一句“侄儿不必如此”借坡下驴而没有跪,说到底只是让他没来由看了场乏味的戏罢了

    事后杨继还得意洋洋的和杨文锋说只要他在就算是皇帝又如何,在明面上还不是得客客气气的?只不过他的得意在杨文锋冷漠的一句“那我娘呢”这样的话顿时萎靡,随后悻悻在杨文锋前面没有再多说一句。

    现在想来在王妃死后改变的又何止他杨文锋一人,痛心的的又何止他杨文锋一人?杨延在天渊展露峥嵘头角是为了什么,杨继这些年累死累活最后闹得个满头华发是为了什么,那样一个谁都不鸟的汉子在几年之后却要一直看着自己儿子的脸色过活,而且都是承受着那刻骨心痛,他杨文锋可以拿杨继撒气,但是杨继能拿谁出气?他只能受气罢了。

    想到这里杨文锋定了定神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手中的一本剑谱之上,这楼中的武学典籍确实是浩如烟海,但是静下心来看总有可以能看完的时候,况且杨文锋也不见得就是要将这些剑决剑谱统统学会,他现在要做的只是了解和巩固,最终选择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出来。

    翻阅了几篇剑决和剑典之后杨文锋发现这些流传下来的剑道秘籍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重剑招,一类重剑势,二者虽都可称之为剑道却差异极大。

    重剑招者出手剑如书中民俗杂谈,繁若天上星广如云中雨,重在一个偏奇,手法颇为赏心悦目,稍不注意便会忽视其中厉害无法自拔最终丧命其中。而重剑势者更看重的是自身剑道心境,其出手往往平淡无奇,用的是最为简单的招式却能达到最为重要的效果,当真是如那明史风流,返璞归真到了一个相当难得的境地。

    听起来后者剑势更为玄奥骇人,但实际上在江湖之中剑道还是以剑招为重,不为其它,只因为剑势一道,入门难,想要精进更难,其更多是讲究一个心境之意,心境到了剑势自然也就到了,若是心境不到剑势自然难进一步。

    而剑招不同,剑招入门易且只要根骨不赖肯下功夫就算不能大成终究还能做个二流高手,倒也不亏什么,远远不像剑势那样极端,况且两条路走到最后毕竟殊途同归,大成之后也不见得有强弱之别,这样一来自然很多人要学那剑招而非剑势。

    这江湖数百年,剑仙吕东轩重剑势而乘剑道飞升,书剑王伯氹重剑招一人可抵数万兵甲,之后除了王妃剑势剑招都有涉猎之外那孔轩和陈泽芒也是分习剑势剑招,可见这剑势剑招都可登临剑道绝巅,只不过是看持剑之人是谁罢了。

    在这藏书阁呆了大半日之后杨文锋起身揉了揉额头之后下楼,这一日看了不少剑典剑决之后也算是小有收获,只是这个过程对于杨文锋来说并不能改变什么,他很清楚自己没有那观藏一脚成佛的大顿悟,也没有王伯氹一人一剑压得整个江湖抬不起头来的霸道,但是他却有一份不急不缓可水滴石穿的毅力和这杨府莫大的底蕴,如此他又何尝不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呢?

    杨文锋下楼出阁之后迈步而回,途中恰巧听到有几个丫鬟在谈论这玉陵城中的风流韵事,最终在他们的言语之中听到了秋水庭合会几个字眼,之后便是一个个在这玉陵之中极具盛名的年轻翘楚,听到这些婢女谈论这些名字时那恨不得立刻投怀的语气杨文锋不由微微一笑随后看向天渊那个方向微微愣神。

    “老头子,纸老虎也得有个老虎的样子,不然可是镇不住场面的啊!”年轻世子喃喃自语,之后眼神猛的变得有些认真。

    世人言我是纨绔,谁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人间问道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