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乡试结束(第1/2页)  我的武林是个游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我的武林是个游戏最新章节!

    换到现代的话说,正确的破题思路就是谴责不务正业,好逸恶劳,还想着在妻妾面前装逼的渣男。

    话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按照余宁的理解,制艺中的破题一定要从微言大义这个角度去破,一定要拔高境界。

    那么用圣人之言进行破题的话,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正常讲,正确的破题方法应该是引用《论语·述而》里的一句话破题,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但余宁觉得,要是这样破题,很容易像清谈中反感的一样拾人牙慧,令人不喜。我要争一下解元,绝不能跟别人走一样的路,落了下乘。

    那么,我要如何破题,才能绕开孔圣的这句谈富贵的千古名言,阐述出自己想说的观点呢?

    远处传来了隐约的哭声,显然有才子因为摸不透题目的含义绝望哭泣。对此余宁虽然同情,却也无能为力。科举这东西只能靠自己,当真是千军万马过一座独木桥。

    余宁摇了摇头,抛开杂念,皱起眉头,仔细思索。

    想要写一篇好制艺并不难,但想要不落窠臼,写出自己的观点来,则是难上加难。

    余宁坐在那儿,微微叹了口气,举起前方的水杯喝了一口,闭上了眼睛。

    不急,还有的是时间。

    其实儒家几个圣贤中,每个人对于富贵的看法都不同,在孔子看来,富贵可以求,但要有原则的求。孔圣年轻时便有这样一句名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而孟子似乎对富贵有种天然的不喜欢,这从《孟子·滕文公下》那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便能看出来。

    至于亚圣荀子……他似乎崇尚性恶论,对富贵的观点是:贪图富贵乃是人的本性。

    余宁想着想着,忽然豁然开朗:“我懂了!”

    余宁沉吟了片刻,提起笔来,挥毫写道:“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然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也,几希矣。”

    这句用来破题的话出自《荀子·荣辱》,下半句话则来自于《孟子》,两句圣贤之言结合在一起,犹如灰蒙蒙的天空陡然拨开云雾,一下霍然开朗。

    余宁的经义上,一寸才气悄然升腾而起。

    一寸即是出县,这也意味着,余宁的这篇制艺刚刚写了两句话,才气就已经稳定在了出县水平。

    破题堪称完美,接下来是承题,按照王弼的话说,做制艺要凤头、猪肚、豹尾。

    现在凤头已成,承题则要如同猪肚,贵在饱满。要用五六句话将破题引申开来,必须要言之有物。

    余宁沉思了片刻,决定从君子和小人两种方向来分别阐述对富贵的追求。

    其中亚圣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无疑便是自己口中的君子典型。

    余宁眨了眨眼睛,挥毫写道:“然颜子自惟其若是也,于是居陋巷以致其诚,饮一瓢以求其志,确乎不拔,浩然自守,知高坚之可尚,忘钻仰之为劳,任重道远,竟莫之致……此君子之行也。”

    写完君子,余宁又开始拿小人举例,就这样慢慢写着,宣纸上的才气由一寸变成了两寸,缓慢的朝着三寸爬去。

    才气已经达府,相对于自己平时的水准来说,差不多已经是超常发挥了。

    越到了这种时候,余宁就越不敢怠慢,制艺不同于诗词,当真是一个字都错不得,因为这个世界并没有标点符号,稍微错一个字,就可能导致意思南辕北辙。

    “……是以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我的武林是个游戏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