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刺刀到手,造锅重任(第1/2页)  我儿不是唐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噌~’

    长安东市,铁匠行内。

    一簇簇火花顺着刺刀与磨石的接触面,闪烁出刺眼亮彩。

    距离殷温娇将战马c内甲送与陈骏已经过去三日,陈骏几乎每天都会来铁匠铺子询问三棱刺的打造进度。

    当他第四次登门,老铁匠总算没让他失望,三支足有陈骏小臂长的刺刀,全都摆在了他面前。

    刀开三面樋槽,只剩下尖刃尚未开锋。

    陈骏正反手试握连续挥刺,顿时有些爱不释手。直接向老铁匠借了磨石,自己为三把刺刀开刃。

    “公子,老儿手艺可还行?”

    “相当不错,这就是我要的三棱刺刀。”

    陈骏对老头的手艺十分满意,将三把刺刀都开过刃之后,直接把尾款付清,还多给了半贯:“老师傅,这几日大家赶工也受累了,这些您一并拿着。我陈骏日后居于长安,定然还有不少活计要劳烦您,这些只当你我见面之礼了。”

    老头连忙摇头:“公子抬爱,老朽受之有愧。”

    “无愧,无愧,说好十日交付,您老却能提前制成,这是您应得的。”将带来的铜钱都放下,陈骏想了想,开口道:“我还有一事,原本打算过些日子再提,今日相告也算提前打声招呼。”

    “公子请讲。”

    “您老可曾制过铁锅?”

    “铁锅?”

    老头面色疑虑,摇头道:“未曾听闻,铁锅是何物。”

    好吧,这个时代的饮食文化还没有成长到用锅的地步。

    陈骏只能进一步解释:“如同铁釜一般,俱是圆底炊具,左右各有一耳,或者边沿接出铁柄。但锅要比铁釜更薄,至于薄到什么程度,那就看您老能做到何等程度了。”

    连说带比划给老头解释了铁锅是什么玩意,老头这次却是似懂非懂。

    当然,最主要的是老头不明白薄一些的釜,为啥要叫它锅?

    陈骏明白这种划时代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让人想通,当即缓声道:“我稍后便让人多送两贯钱过来,您老帮着琢磨研究一二,如何把铁釜炼制的更为轻薄。最晚半年后我会回来,若那时再无头绪,我们一起想办法。”

    以如今大唐冶铁技术能不能制作铁锅,陈骏觉得即便做不出不锈钢,至少土灶大锅是没多少问题的。

    因为他在雀舍见过酒店里的铁釜,从外形看已经与后世铁锅十分相像。

    都要固定放在炉子上,然后才能加热烹饪。

    一般不是蒸,就是煮。

    陈骏的下一个赚钱大计,用铁釜并非不行,但想做到标新立异,他觉得还是得把锅给研究出来。

    有锅在手,那才算是真正打开了吃货界的大门。

    历史上釜是怎么演变成锅的,陈骏不是很清楚,但他知道宋朝有锅,而且锅肯定不是宋朝时的发明。因为宋朝连炒菜都出现了,无疑说明宋朝的锅已经趋于成熟。

    宋朝往前推,是五代乱世。

    并没乱很久,总共也就几十年光景。

    乱世的铁可是稀缺资源,谁能有心情去管如何改进铁釜?

    所以在陈骏的猜想中,锅这玩意应该发明于唐。

    换而言之,唐朝大体具备制作锅类炊具的技术水平,缺的只是一个足够挑剔的吃货,对铁釜进行改进。陈骏不介意成为那个吃货,甚至非常期待铁锅的诞生,能给大唐长安带来一些新变化。

    将研制铁锅的重任委托给老铁匠,陈骏带着三棱刺心满意足的回了雀舍。

    取出两贯钱让柳管家帮自己送去铁匠行,陈骏将云追牵出策马离城,找了块阴凉靠水的地方,让云追自己吃点嫩草,他则开始重温曾经学过的刺击术。

    三棱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我儿不是唐僧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