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抗倭援朝(一)(第1/3页)  逆变158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逆变1589最新章节!

    钟南三人来到亲兵营快一个月了,基本上已经适应新的身份。亲兵营不同于之前的步兵营,他们在战场上最主要的任务是保护主帅,同时在作战期间也兼有传达命令、维持纪律等职责,但在非作战期间,亲兵就有点类似于主帅的家丁,所以只要没仗打的时候,亲兵营每天并没有多少固定的工作内容,除了陪同主帅外出,剩下的都是在军营里自由活动。

    虽然每天空闲时间不少,可钟南仍是天天加练,还增加了不少训练项目,比如射箭、骑术、对战等。只要不外出公干,他都是上午下午各练两个小时左右;即使外出的日子,也会尽量保证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施长廷对这个严于律己、从不懈怠的新进亲兵很看好,还亲自传授了些战场杀敌的技巧,一时间带动了整个亲兵营的操练热潮。

    二月中旬,从京师传来了一个举国震撼的消息——首辅大人张居正在十多天前故去了,一时间朝野上下动荡不已。从万历元年到如今的万历二十年,整整二十年的时间里,大明王朝可以说是由张居正一力承担,整个王朝的兴衰全系于他一人身上,这比原本历史里的时间长了十年,好在相同的是首辅大人都成就了“万历中兴”。只是如今这根顶梁柱轰然倒下,加上李太后已然老去,大太监冯保也权利不再,压在朱翊钧头上的“三座大山”,就再也不能阻止他的事实亲政了,不知道这会让大明王朝走向何处,还会如原本历史一般逐渐衰落下去吗?

    刚开始听到这个噩耗时,钟南还不敢相信,直到所有的市井小民们都在大加讨论,他才确认首辅大人是真的走了。张居正加上四年前故去的戚继光,爱读历史故事的钟南所熟悉的万历朝大人物,如今在世的已经不多了。梳理着这些或相同或已改变的历史事件,钟南知道,大明王朝或许安稳不了太久了。

    谁都没有想到变化来得如此之快,三月初,倭国的丰臣秀吉正式发布命令,以九个军团共十五万兵力,大小舰艇七百余艘,正式出征朝鲜。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倭军便攻陷了朝鲜国都汉城。四十余天后,三都(汉城、开城、平壤)十八道全部陷落,两个王子被俘,连国王李昖都逃到了义州。一时间,整个朝鲜都处于了倭军的魔爪之下,处在绝望中的李昖连忙派使臣向明朝求救。

    此时的朝鲜是大明王朝的藩属国,小弟被人打了,按理说大哥应该帮忙出头才是,哪知事情却多有波折。从五月到七月中旬,整个朝廷上下都在讨论是否出兵朝鲜,尽管李昖多次派人游说各部尚书、侍郎等大人物,可是万历始终没有下定决心派兵援朝。加上张居正刚逝世,朝中各派的权利分配和洗牌还未结束,没人能够像曾经的首辅大人一样一言九鼎做出决定。

    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朝鲜人民,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时间拖延到了七月底,此时的丰臣秀吉野心膨胀,要求琉球、菲律宾臣服朝贡于倭国,消息传到明朝,激怒了万历皇帝和众位大臣,明朝上下已经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个东洋强人的野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万历皇帝自然绝不能容忍,时任兵部侍郎宋应昌也上疏:“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我救朝鲜,非止为属国也。朝鲜固,则东保辽东,京师巩于泰山矣”。不仅仅是兵部,内阁的几位大学士也主张援朝,“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的观点很快就深入人心,朝廷上下基本达成了“迎敌于外,毋使入境”的共识。

    八月初,万历皇帝下令,同意了李昖的发兵请求,派遣辽东游击将军史儒率骑兵两千出征,副总兵祖承训率骑兵三千跟进。哪知道出师不利,先是史儒进到平壤附近,因道路不熟,误中埋伏,加上火器也无法在雨天发挥作用,整个骑兵营全军覆没,史儒力战牺牲。之后的祖承训率领三千骑兵乘敌不备,攻入平壤,随即陷入了巷战,被七百名倭军火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逆变1589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