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1 燕关之外(第3/4页)  归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整个北方的生态三年都无法恢复。

    而当年由于寒山粮食歉收,进而导致寒山被塞西击败,割让了横山以西的土地。

    第二次,是在一百年后。

    当时技术革命出现了大型飞艇,生物师开始大规模培养新品种的菌丝。当时蝗灾有起来的兆头,快速投放菌丝,能一下子感染所有蝗虫,让蝗灾消泯。这套反蝗灾的机制是非常成功的。

    可是经过了十余年的丰收,世界大战爆发了。为了消除寒山的势力,当时的蓬海帝国直接派遣了长城进入北方,炸了所有陆地上的飞艇基地。

    蝗灾没法遏制,所以北地的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虫子组成的黑风暴再次到来。

    由于前面十年用孢子灭绝蝗虫,让候鸟族群数量逐年减少。处于食物链上层的生物一旦生存出现危机,可没有食物链下层的物种那么好恢复。

    所以那次蝗灾规模更大,肆掠的不仅仅是寒山,塞西蓬海甚至太云都没有幸免。

    而由于本来就是战争年代,对生产破坏得极为严重,这时候蝗灾爆发直接成为了压垮局面的最后一根稻草。北方两千公里赤地一片,北方四十个城市白骨累累,人竟相食。

    那次灾难直接导致了寒山君主制崩溃,而后变革为贵族共和国。所以这小小的虫子,让人类的政治起伏跌宕。

    这六百年来开发塞北,一直是寒山的禁忌。而现在寒山内部政治家再度默认塞北开发计划。某种程度上是对太云的强势没辙,有了政治无赖思想。——“塞北生态再变,大不了大家同归于尽”。

    不过现在苏鴷怂恿吕茗到北方开发,可没打算同归于尽。

    ……

    现在吕茗看着头盔显示屏上,有一个旋转立体模型。这是大型螺旋桨飞机。

    铝合金为主体,翼展三十四米,全长三十四米,七十吨的重量,采取了涡桨发动机(也有涡喷发动机和涡扇发动机),整体布局和轰6差不多。

    苏鴷回顾历史,在看第二次大蝗灾爆发前,觉得当时飞艇遏制蝗灾已经是非常成功了,只是没有考虑到战争的破坏。

    过去飞艇的速度慢航程短,故所有飞艇站台必须设置在陆地上,而且飞艇站台上有着固定的加氢站,所以极容遭到长城渗透破坏。

    那么,若是直接消除这个风险呢?

    故,现在苏鴷(光灵)为吕茗直接上远程轰炸机技术,计划在东海岛屿上建立空军基地。

    一旦遭到陆地上的战争,空军直接部署到海上空军基地,在海上基地保护下,单一长城无法突破防御体系。

    若是遭遇海上的侵犯,则直接部署到内陆空军基地。航程远,面对战争能跨远程打击。

    这样国家从空中遏制虫灾的机制,在面对战争破坏时,就稳定多了。

    ……

    这款远程有人飞行器,是滨海融氏的出品。

    沙暴集团在得知吕茗要开发北方后,直接签订了这份合同。

    吕茗现在没有掏一分钱,用以抵押的是未来北方的农作物贸易出口。

    当然沙暴也不亏,像这种原材料供应方,当然是越多越好。尤其是这种飞机供应链本质上挂钩于吕茗核心利益安全。相当于又间接控制了新的陆地利益的代理人。

    当然这种控制,远比不上对孟虹的控制,孟虹现在根本没有筹码,而吕茗这边沙暴还是很平等的。

    ……

    只是吕茗这边,他很重视飞机。

    由于他是标准军事贵族思维。在政治思考上,往往就只有军事方式影响政治这一种方式,至于别的方面对政治的影响,经常是忽略的。所以苏鴷(光灵)对他介绍,飞机和国家经济安全方面联系,他是兴趣缺缺,他只关心军事作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归向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