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三问十策!(第2/3页)  主神竞争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没有前途的,当华夏人才有前途。故而,刘渊不当匈奴单于,而是要当汉人的皇帝,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此为以夷入夏的表现;石勒将胡瓜叫做黄瓜,将胡人叫为国人,也是鄙视胡人,也是要以夷入夏,然而还不够!”

    “当改名易姓,苻乃是蛮夷之姓,当改为姬姓。其他胡人姓名,也当改为汉人姓名,此为入华之始。废除胡服,倡导汉衣,尊孔崇儒,加强汉化!!”

    “其二,废除九品中正制,行科举之法。九品中正制,断绝了人才向上的途径,造成了上下隔绝,乃是天下大乱的根本。魏国行九品中正制,魏国短命。晋国如此,也是短命。刘渊的汉国,石勒的赵国,也是短命。若是秦国不想亡国,那就废除九品中正制。唯有科举之法,靠着考试,考试合格,才能为官!”

    “其三,汉人的门阀士族,胡人的豪强,皆是国之蛀虫,唯有打压士族门阀,打压胡人豪强,实现朝堂平衡,才能稳定局势!”

    “其四,实现均田制,禁止土地买卖,耕者有其田!”

    “其五,实行府兵制,兵农合一;收集天下精锐,汇聚在关中,成立中央军,以中央军威慑地方军。哪怕是天下皆反,也能靠着中央军精锐,镇压各处叛乱!”

    “其六,关中义务教育。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愚蠢的军队,是无法击败敌人的。故而从八岁孩童开始,不论男女,尽数到了学校上学,强制教育,习练算术、兵法、耕种、儒学等五门,五年教育,半工半读,每天上课至少半天,一月至少十五天。此为小学,又是从小学当中,选择优秀人才,进入初中,学习更加深化。义务教育,为科举的基础,唯有扶植寒门打击门阀,豪门与寒门势力平衡!”

    “其七,打压玄学,倡导儒学。玄学,为西晋灭亡又一原因。唯有儒学,才是国家稳定的根本所在!”

    “其八,建立报纸,掌控舆论权,打压士族的舆论权!”

    “其九,开凿京杭大运河,建立可视电报网络!”

    “其十,建立三省六部,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地方兵权和行政权分离!”

    刘秀滔滔不绝说了起来,十策的根本,就是孝文帝改革的加强版,普鲁士****的抄袭版,还有宋朝强干弱枝的缩减版,唐朝政治结构的强化版。若是按照他的版本继续下去,开创三百年盛世不难。

    其精华在于废胡姓,移风易俗,以夷入夏;强制义务教育,打压门阀,科举制度。至于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中央军,只是补充;至于后面开凿京杭大运河,创立报纸只是延伸。

    比如,建造京杭大运河,工程量太大了,太过劳民伤财了,刘秀计划三十年的工程期;

    又比如,义务教育难度太大了,老师奇缺,耗费金钱多,刘秀只打算在关中实行。

    还有废除九品中正制,也不打算一步废除,要有缓冲期。而科举早期,也限定名额,比如寒门录取三层,士族录取七层,也是对士族的妥协。

    苻坚询问着,刘秀回答着,两人谈论起来,可谓是神采飞扬。

    苻坚神情不断变化着,惊骇更加厉害,这个“李应”才学胜过了王猛,若是十策实现下去,必然问鼎天下。

    “天下一统,难得不是兵力征伐,而是人心。人心若是不一统,地盘越大越是负担,越是贻害无穷!”刘秀道:“秦始皇一统天下,兵力一统了天下,可人心没有一统。那时有燕人、赵人、秦人、楚人、齐人、韩人,人心杂乱,人心不安!”

    “直到刘邦一统,经历文帝,景帝,武帝,大约是上百年时间,世人才忘记了故国,那时没有了秦人,没有了楚人,没有了秦人,没有了赵人,只有了汉人,那时才是大一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主神竞争者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