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冬心端砚(第1/3页)  陶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吃过午饭,几人便回到古玩铺中歇息一会。半时后,沈宸又开始对西面架子上的古董进行鉴定。

    西面有两个架子,中间隔了一条走道,每个架子上约莫有百十来件东西。

    沈宸一个个看下去,两百件东西看了有四个时,此时已经快五点了。

    沈宸在笔记本上写完最后一字,活动一下四肢,走向了姚启明坐的桌子。

    “看的挺快嘛,有什么发现没有?”

    “运气运气,两个货架上有些东西都印着我们乐斋的款识,而且内容也写得比较详实,有了这些提示,我才能这么快看完。”

    “嗯,懂得观察,不错。但是也不能耍聪明。我们乐斋做生意,是非常诚信的,但是你不能因此陷入惯性思维之中,要知道有很多障眼法都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才使人很容易陷入其中。来,把你写的给我看一下。”姚启明说到。

    沈宸将笔记本递给姚启明,姚启明大致翻了一下,点点头:“一些细节处理的比上午还要好了,有长进。不过你的问题还是存在,知识储备不够。光有直觉,没有知识储备,就很容易陷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这对你以后的发展很不利。”

    沈宸听了心中一惊,没想到姚启明寥寥数语便将他现在的困境说了出来:有特殊能力的加持,古玩的真假年代和价值不在话下,但是具体到古玩的用途和文化价值,他现在的知识便有些不够看。

    果然都是老妖精,不简单。沈宸心想到。

    “很多天才,对古玩有非比寻常的直觉,但是因为不肯花功夫,最后也是泯然于众人。沈宸,还有大强c阿泽,你们也要记好。毕竟你们也不可能当一辈子的学徒,总有一天你们也要独当一面的。”

    “知道了姚叔”三人皆回答道。

    “沈宸,看完了那边的物件,你对我早上说的那个端砚有什么看法?”姚启明问道。

    “那方砚台是端砚不假,但是不仅仅是金农的款识这么简单。”沈宸回答说。

    “哦?为什么?”姚启明问到。

    “在那方端砚上,刻有一梅花图句“为有暗香来”的诗文,及“乙巳冬心”的款识。冬心乃是金农三十岁时自号。当时他与好友在江上游玩,却得了疟疾。病厄之下,他根据崔国辅诗句“寂寥抱冬心”语意,自号“冬心先生”。乙巳年,推算来但是金农正当三十九岁,这与冬心的出现对的上。此年他在春天前往泽州,九月赴山西,旅居三年。当时他已经与同为扬州八怪的汪士慎成为好友,在他前去泽州之前,汪士慎等人与他送别。我觉得这款端砚很有可能是那时候所作。”

    “嗯,然后呢?仅仅因为这一点,好像不足以证明此端砚另有玄机吧?”姚启明问道。

    “我觉得这方端砚的玄机,就在于这墨梅图上。”

    “为什么?”姚启明眼中有些许笑意。

    “首先,金农的画基本是五十岁以后所作,此时金农才四十岁不到,时间不太对的上。但是这并不能完全作为证据,因为文人之间像应酬唱和,吟诗作画很正常。更重要的还是风格。我觉得这幅墨梅图的风格更加接近于他的好友汪士慎的风格。汪士慎笔下的梅花清妙而风雅,但是金农的梅花一般显得比较苍凉遒劲。所以我更倾向于这方端砚是汪士慎画c金农书的合作。这一点与那年春天汪士慎送金农去泽州也对的上。在送别时期,书画相和,也是雅事。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汪士慎的名字没有写上去。”

    “精彩,精彩”沈宸只听得后面有人鼓起掌来。再一听,却是姜老的声音。

    “姜老,您来了。”沈宸对姜老问好到。

    “来的是时候啊,正好听到这么一段资料详实,又颇有逻辑的宏论。”

    “姜老您说笑了,我这是班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陶宝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