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8、清末纪实:最早的经济特区是什么样(第2/2页)  蒋介石的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富人的事时有发生上海的其它地方普遍贫穷上海的其它地方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优良传统因为没什么好拾的c没什么好抢的对比之下,闸北的抢劫案显得“很频繁”

    闸北人口密度大闸北聚集了上海一半人口闸北一个月内发生了50起诈骗案一个月时间内,上海其它地方加起来才发生50起诈骗案相比之下,闸北更容易发生诈骗案

    闸北报纸不遗余力的报道社会黑幕闸北人喜欢看“社会黑幕”为满足人们胃口,报社记者深入官员的家c帮派聚会场所c盗窃犯居住地c来闸北务工人员居住地报社记者对官员c帮派混混c盗窃犯c务工人员进行长期跟踪纪实报道

    通过这些报道,人们认识了“看上去正义凛然,背后却挖空心思陷害竞争对手的官员”“朝不保夕的帮派混混”“饥寒交迫走投无路后,违心的偷别人窝窝头的普通人”“刚到闸北第一天,就被骗的身无分文的来闸北务工人员”

    通过这些报道,人们看到了闸北真实的样子

    由于这些报道“是非不分”,官员们打算封杀这些报道。

    “官员就像坏人混混c盗窃犯c务工人员他们看起来像好人这些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报道!”一位官员说。

    官员们喊着“封杀”冲进了报社报社工作人员把他们赶了出来

    报社不买官员的账:报社用“人生在世间,都是平等的官员无权干涉报社”的理由赶走了官员

    这件事后来不了了之

    以李平书为代表的闸北官员他们十分开明他们的信仰就是“人生在世间,都是平等的一个人无权干涉另一个人”

    以李平书为代表的闸北官员他们最终没有干涉报社

    得益于开明的环境闸北报社不遗余力的揭露社会黑幕

    上海的其它地方报纸上从没出现过“社会黑幕”其它地方的报社也想报道社会黑幕,但是蔡乃煌不允许

    “这会让百姓感到不安这会诱发犯罪”蔡乃煌说,“不好的报道,最好不要报道”

    “既然我们居住的地方是富裕的天竺国,闸北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么,我们就应该去拯救闸北我们应该让闸北人也过上好日子我们和闸北人流着同样的血,我们和闸北人都是炎黄子孙

    请看下集《蒋介石的一生9c清末纪实:清朝官员的理念——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平凡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71812.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蒋介石的一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