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8、黄包车行业遇到瓶颈,清末人用这种(第1/2页)  蒋介石的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很多人从车夫这里批发车后,会把车拉到很远的地方:他们在很远的地方卖车

    即便卖不动,他们也不会找车夫退车:即便卖不动,他们也不会把车从很远的地方拉回来。

    “我拉这么远,再拉回去,运费谁出啊?”一位卖黄包车的说,“卖一辆黄包车的钱,还不够一辆黄包车的运费”

    以车夫为中心,黄包车价格呈现这样一种规律:离车夫越远的地方,越贵

    “运费加上车价,这些加起来的话,价格就贵了”卖黄包车的说。

    价格贵了没人买。

    卖黄包车的人,没法把车卖到更远的地方:杭州c苏州c天津c北京

    卖黄包车的人,只能在车夫附近卖车。

    车夫成了黄包车行业的瓶颈:他的活动范围,决定了黄包车能卖多远;他的吃饭时间,决定了黄包车的买卖时间。

    车夫吃饭的时候,人们才能从他那里批发黄包车(参见《蒋介石的一生177》)。

    为画出心中的黄包车,为画出客人喜欢的黄包车,车夫每天废寝忘食的工作:废寝忘食的读书看报,废寝忘食的设计车

    他一废寝忘食,别人就买不到车了。

    “他只会在吃饭时间卖给我们车,他要是把吃饭忘了我们就买不到车了”一位买黄包车的人说。

    人们在车夫家门口等着买车。

    有时候,人们等了三四天,都买不到一辆车

    车夫不是不明白人们的苦衷。

    他虽然明白,但他贯彻着他的做法:只在吃饭时间卖车

    “我每天读书看报,我每天想新款黄包车我腾不出精力做别的事”车夫说,“我也在想办法我也想摆脱这种困境,我也想让别人随时都能买到黄包车”

    “如果我把时间用在卖车上,那我用来学习c用来画车的时间就少了我画的黄包车,质量会下降我画的黄包车,做出来后,会卖不出去以前有过这样的教训”车夫说,“以前,我见门口买车的人排起了长龙,我就用整个上午卖车我用来读书看报的时间变少了,我画的车,开始不受欢迎那段时间我做的车一直滞销很多卖车的人,吃不上饭我给组装厂的订单变少,很多靠我订单生存的厂,倒闭了”

    “从那以后,我不再感情用事;从那以后,我只在吃饭时间卖车;从那以后,我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学习;从那以后,我用尽可能多的时间画黄包车”车夫说,“用尽可能多的时间画黄包车这是我权衡利弊后做出的选择”

    人们必须从车夫那里批发黄包车,人们做黄包车生意绕不开车夫,即便车夫一天二十四时都在卖车,他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任何时间c任何地点都能买到黄包车;只要想买,就能买到黄包车

    这一点,成了黄包车行业的瓶颈。

    “这是个必须突破的瓶颈,如果突破不了,黄包车行业就难以进一步发展”一位黄包车业界人士说。

    “无数批发商把时间浪费在等待买车上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另一位黄包车业界人士说。

    为突破瓶颈,车夫和黄包车业界人士绞尽了脑汁。

    他们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办法。

    车夫尝试的办法有:延长吃饭时间;把“卖车”工作交给别人c雇佣别人卖车;提高工作效率

    黄包车业界人士尝试的办法有:排队买车时带上报纸;利用排队的时间学习;不浪费每一分钟

    “既然避免不了排队,那就在排队时学习”黄包车业界人士说。

    黄包车业界人士想出的办法治标不治本:排队时学习,这种办法并没解决“瓶颈”;排队时学习,这种办法只能帮人们降低瓶颈带来的损失——时间损失。

    车夫想出的办法以失败告终:延长吃饭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蒋介石的一生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