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2、人能看到未来吗?清末人用一种方法(第1/2页)  蒋介石的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为让人们生活更富裕,严翼均开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传播西方先进理念。

    严翼均做师爷的时期是甲午战争后,戊戌变法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的时期。这个时期人们富国强兵的愿望空前强烈,胸怀理想之士在各地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热潮。

    严翼均乘着这股热潮开办了新式学堂。

    他开办时学了很多东西。

    这个时期严翼均学了《海国图志》《物种起源》《国富论》等装载西方技术的书,从这些书里,他发现了让社会更富裕的秘密。

    严翼均学习的时候,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路:让人们生活更富裕,让自己国家更富强。

    严翼均以前没找到自己的路。

    回家乡的时候,找活干的时候,严翼均并不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那个时候他只是向前走,那个时候他只是想活下去。

    活下去的过程中,严翼均找到了自己的路。

    严翼均做师爷的一年里,引进了西方教堂,并将开办二百余年的“锦溪书院”改名“龙津学堂”。

    严翼均开始教授人们纺织c机械c工程c蒸汽电气等知识。

    在严翼均影响下,奉化县几千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工商业兴起,纺织工厂建立,人们从男耕女织中解脱出来,开始从事木工c土料建筑c人力车c银行等新兴行业。

    变化过程是痛苦的。纺织工厂建立后,一批批物美价廉的衣料出现了。人们不再穿家里织的布,人们开始在集市上买工厂里产的布。

    工厂里产的布物美价廉。

    穿上物美价廉的布是好事,但这对“女织”生活产生了冲击:女人们失业了。

    几千年来,女人们一直在家里织布。纺织工厂的出现,让她们不能织布了。

    受影响的不只是女人,还有男人。家里织的布不再有人穿,男人不得不花钱为全家老买工厂里又便宜又好的布。

    在那个饭都吃不起的年代,卖布是种奢侈。

    男人养不起家了。

    养不起家的男人和不能织布的女人把怒火发泄到纺织工厂上,他们抵制工业布,他们骂纺织工厂是摧毁他们生活的恶魔。

    男人和女人希望通过抵制和谩骂阻挡近代化浪潮。

    他们最终没能阻挡。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1八60年)开始的洋务运动和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1八90年)开始的维新浪潮,已经让工业化席卷整个奉化。

    人们在工业化浪潮中挣扎。

    人们挣扎时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路:女人们开始学习机械与织布机操作,她们在纺织工厂里找到了工作,她们一个月赚的钱能买家里一年穿的衣服。男人在县城拉起了人力车c做起了建筑工,他们拉车和做建筑工赚的钱,超过了他们种地得到的钱。

    人们生活开始富裕起来:穿上了更好的布,吃上了西方一种叫“蛋糕”的食品(类似今天的鸡蛋糕),坐上了便利的人力车,住上了结实的青砖房屋。

    “这种生活以前只有皇帝过得上,”奉化县一位见过世面的商人说,“以前只有乾隆皇帝能吃上蛋糕,以前只有乾隆皇帝能穿上工厂里织的布。”

    乾隆皇帝生活的年代是十八世纪(1711年~1799年),当时中国施行闭关锁国,没人能接触西方文明。西方使者中国的时候,会向皇帝进贡蛋糕c纺织机,乾隆皇帝是当时少数能吃上蛋糕穿上工业布料的人。

    富裕生活改变了人们对文明的认知,抵触工厂的人逐渐减少。他们中的开明人士开始学习洋文(主要是英语),开始和洋人打交道c开始进口纺织机c开始办工厂。

    蒋介石母亲就是在那时办的工厂(参见《蒋介石的一生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蒋介石的一生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