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8、清末教育志士为什么把“偷”说成“窃(第2/2页)  蒋介石的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为拥有一本自己的书,私塾先生努力放牛。

    他们放了半年牛才买到第一本书。

    这本书,就是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寄托了私塾先生时候的梦想,它陪伴私塾先生走过少年青年和中年,每当私塾先生遇到困难,每当私塾先生想要放弃,他们就会读这本书。

    读这本书后,私塾先生会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

    中年快结束时,私塾先生在和箭金学堂的决战中落败了,落败的私塾先生不得不离开凤麓学堂。离开凤麓学堂后,他们迫于生计卖掉了所有的书。

    这些书中,有那本四书五经。

    私塾先生卖掉四书五经后就后悔了,他们来到买主家,想把这本书带回去。

    想带回去,但是没钱。由于没钱,私塾先生偷偷把这本书放怀里。

    之后的事就是被发现,被吊起来打,被算术老师救。

    被算术老师救下后,私塾先生跟着他回到了学校。回学校后,私塾先生重新担任国学老师。

    担任国学老师的私塾先生十分困惑,他们不明白,不明白学校为什么忽然增加这么多学国学的学生。

    私塾先生不久后就明白了:是算术老师宣传的结果。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1904年的秀才资格考试,凤麓学堂考上秀才的人数虽然没箭金学堂多,但凤麓学堂考生少,箭金学堂考生多,凤麓学堂的秀才中榜率比箭金学堂高得多。

    秀才中榜率,是这次考试后才出现的名词,它指的是学校考中秀才的人数除以学校考生总数。箭金学堂考生四百八十人,秀才人数十三,他们的秀才中榜率是7%。凤麓学堂考生四十八人,秀才人数五,所以凤麓学堂的秀才中榜率是10%。

    也就是说,箭金学堂每三十名学生才能出一位秀才。但凤麓学堂,每十人就能出一名秀才。

    秀才中榜率本来是不存在的东西。

    它是算术老师为拯救凤麓学堂想出来的(不愧是算术老师)。

    秀才考试后,私塾先生败北,凤麓学堂的国学课被淘汰。国学课被淘汰后,学堂里仅剩下西洋课。西洋课虽然在盈利,但西洋课老师(即算术老师)每月支付给校长的学校使用费不足以支撑学校运营。

    为使学校运营下去,算术老师和校长绞尽脑汁。

    校长绞尽脑汁后没想出办法,算术老师绞尽脑汁后,想出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秀才中榜率。

    算术老师抓住凤麓学堂远高于箭金学堂的秀才中榜率进行宣传。在他的宣传下,众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把自己娃送到了凤麓学堂。

    ““你们省吃俭用供自己孩子读书,希望自己孩子成为栋梁,但他们却逃课,他们怎么能如此辜负你们心意?”私塾先生和家长说道理。

    请看下集《蒋介石的一生69c清末学生为什么逃课?慈禧为什么发起教育改革?》”

    平凡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71812.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蒋介石的一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