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39章 准备回京(第1/2页)  与大明同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与大明同行最新章节!

    朱植现在的临时居室就是端礼门内的廊房,门房他想住也没人敢让他住,这些都是出征后郭钏安排的,朱植又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不太注重这些。

    端礼门的门楼什么的是建起来了,但还没装门,廊房也是抢着建起来住人,门窗还是原木色没上漆,里外都有一股子白灰味,好歹是能凑合住下。

    李尚宫在走廊上指挥着几名婢女忙进忙出收拾东西,见朱植过来便低眉顺眼微笑着道了个万福,细声细气问道:“奴婢已命人准备好热水,殿下一路餐风露雪回来,要先沐浴吗?”

    “稍后再说吧!对了!这次你家小弟升武毅将军了,有出缺就能升千户,晚上可得好好伺候……”朱植微微点头,不由多看了一眼,笑着调侃起来。

    这李尚宫三十岁余岁,肤色白净,柔和眉眼倒也耐看,丰满身材更透着成熟妇人的韵味。不过她自宫里调到王府后,经王妃允许,嫁给了一名小她十岁的围子手百户,本就是女官,虽自称奴婢,但身份地位不低,平日在王府里,也就乔玄俭与她平级,别的人可不敢当面调笑,但她丈夫在围子手军官中却是个笑谈。

    “哎呀……殿下这疯话说得真是羞煞人了……”李尚宫抬起头嗔笑一声,脸色顿时泛红,还想再说什么,转头见后面乔玄俭咧嘴怪笑,便啐了他一口,有些慌乱地转身跑了。

    朱植哈哈一笑,走进廊道转角处一间书房,里面也是空空荡荡,除了桌椅和后面一个立柜,其他什么装饰也没有。由乔玄俭研磨了一砚台浓墨,朱植提笔寻思了一会儿,先把要带的护卫和伺候起居的人手、及日用杂物与礼品清单写好,打发乔玄俭去安排。

    这些是琐事,奏报军功、王府、双台子河两岸开发治理,整个辽东都司沿海备倭水师一系列布局,还有对辽东腹地卫所军堡推进计划,对散居女真人的招抚事宜,这些尽管之前已分多次上奏,但都说得有点片面,若回京觐见不但要当朝上奏章,还要当面向老朱陈述,仅有腹案是不行的。

    再查看之前的奏章副本理清了思路,朱植奋笔疾书,将对辽东未来的规划发展分章叙述,以便到时老朱提问不至于露出马脚。

    接下来几天里,朱植去罗罗堡矿场重新规划的冶炼工坊看了看,房院都建起来了,但高炉还没完工,仍是在旧工坊冶铁,但新方法却可以先实验。

    据王雄介绍,根椐朱植之前的提议,将冶铁炉与炒铁炉串联使用,若蜂窝煤不合用,就将煤与木炭混用,以煤七成,木炭三成,另外待铁水溶流出来以方塘截留,洒点干泥灰再以人工持铁棍快速搅拌,则炼出来的就是熟铁,不但避免再溶炼,还降低成本,大大的缩减冶铁炒铁的时间。

    其实这种土法就是明朝后期才被人们偿试出来,而现在似乎还没有普及,朱植也就提前拿出来了,不过还有一种不用坩锅而淋铁氧化的炼钢技术只能待新工坊高炉建起来再试验,现在朱植没时间了。

    煤矿场没去,但看王雄拿出的焦炭有点半焦的样子,因为做不出锅炉,就做了一个大铁箱装煤块烧烤,这样没办法完全隔绝空气,煤块脱气、脱水效果不是很好,煤块里对冶铁有害的焦油也没能完全烘烤干净,所以就只能算是半焦,也叫兰炭,但比用煤冶铁,温度还能再提升一千度,算是可用了。

    王雄发现了焦炭的不同,颇有些兴奋,现在不用朱植强令,他已经自己就在用半焦冶铁试验,冶出来的铁比原来的好,但还没达到朱植的理想效果。

    至于皮具厂、水泥厂,这都走上了正轨,朱植只需看产量和财报就行了。好吧!郭铭和丘世明买回来很多各种鸡鸭鹅毛,与织户一起都送去了皮具厂那边,孙晋按图样做了几件样品羽绒服,因为羽毛扎切得太粗糙,面料也不好,各种漏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与大明同行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