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 效果不错(第1/2页)  势如破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势如破局最新章节!

    “这一点,我要向上级部门检讨,也向受害的惠宾酒楼道歉。”宋道春的话语听起来很真诚,态度也不错,情到深处,还站起来鞠躬致歉,众位记者抓住了这一镜头,纷纷拍照。宋道春坐下后,立刻说道:“经过我们的统计,这次‘欠条’事件中,赊账次数最多的是镇办的执法大队大队长李森,共计赊账两万多元。根据镇党委研究,责令李森上前台,代表所有签字的领导干部检讨。”

    这效果,这安排,瞬间就爆棚,事前李森根本就没有接到通知,突然被点名,脸色大变,心脏狂跳,随即转换为羞愧。

    “李森呢?上台!”宋道春看到会场里没人站起来,吆喝了一句。李森这才拉开了椅子,慢腾腾的站了起来,整个会场的气氛静极了,毕竟不是光彩的事。

    记者们把镜头对准李森,一阵狂拍。

    宋道春把话筒递了过去,指了指主席台一侧,说道:“站这里。”

    李森脸色阴暗,扶了扶镜框,接过了话筒,纵是内心骂了李忠信一百遍,这场合也说不上啥,它先对着记者朋友们鞠躬,说道:“有劳各位了,这几天如此辛苦的奔波找材料……”此话一出,大家愣住了,这是讽刺吧,起码是不友好。

    “我向纪委的同志们检讨,也向惠宾酒楼的刘成道歉,这几年自身思想素质不高,群众意识淡薄,总认为吃一点喝一点是小事,存在侥幸心理,没人理会……自从网上被揭露之后,我的心是纠结的,难受的,试想这堂山镇工作如此的艰苦,而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没法满足,底下的干部怎么工作?我们身上的担子非常重,不是拆迁就是征地,寻常还要担负生产安全和环保,执法队员们吃饭都没个正点,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就去附近的酒馆吃一顿工作餐。我保证,刘成那里的签字,都是因为工作需要而签…我们也没有说不结算,只是镇上的资金太过于短缺…既然我被推出来检讨,那我也表个态,我签的字一分钱不会少的补上,就算为了工作我个人出钱请了全体执法队员。”李森的话很简短,却是反映了基层工作者的无奈与感慨,上级部门压的工作一点不少,待遇却一点点的倒退。

    会场鸦雀无声,记者朋友们也愣住了,大部分人认为这是在找理由借口,趁机提意见。

    宋道春接过了话筒吹了吹,说道:“我们是党员,是干部,就不要跟组织提意见。不过,总体来说态度还算诚恳,有些事情也不是一个区一个市能解决的。你能表态说把欠的饭款都补上,我代表党委表示理解支持。既然李森都带头了,其他的同志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填补欠款。”

    “下面,由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孙征同志讲话。”宋道春主动抬手鼓掌,可是会议室内死气沉沉,掌声稀稀郎朗,这毕竟不是什么好事。果然,孙征迅速打断了宋道春:“鼓什么掌,这是光彩的事情吗?我看你们的官僚主义作风需要改。”

    宋道春被他一句话,整的晕了半天,这个老孙,简直不按套路出牌。

    “首先呢,我先反驳刚才李森同志的话,他说欠条的事情,大部分是工作需要,加班需要才签的,不是个人缘故。这就反映了一点:咱们镇的组织程序有问题,你干了活,去吃饭,有没有报批,有没有跟主要领导说一下?”这一点早就明了,因为第一次找宋道春谈话的时候,宋道春是不相信欠条会如此多,还当众点出李森,说他走到哪都会有人管饭,不会因工作而赊账。

    孙征继续说道:“不是说不让你们基本的待遇都丢了,我们的文件明确规定,履行了正常审批手续,在规定的消费标准之内,完全可以就餐的。”

    “至于说,镇上的经费严重不足,无法保证,这一点更说不过去吧……是,堂山镇确实没钱,工业税收非常少,可是区里有政策,叫作财政转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势如破局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