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房谋杜断(第1/3页)  君子不器之贞观气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房谋杜断

    中书省内,房玄龄还在继续说着:

    “陛下,其实就一个削王并不难。难的是完全掌控朝政,同时还要兼顾治理天下。”

    侧卧在暖榻上,以手臂撑着脑袋的李世民一边听一边思索。

    “现在,我们要先掌握朝政,而掌握朝政主要的阻力,在外,就是太上皇时期分封的各诸王侯,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削王。在内,是太上皇时期的老臣掌握朝政,他们都会分散陛下的治权。这都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但这些都不是最难的。”

    李世民不由地坐正起来,微微颔首,示意房玄龄继续说下去。

    “而在这里面,掌握朝政和治理天下最难的点,也是实际运作的落子点,关键都是在吏治。只有真正控制了吏治,才能做到实际上的令行禁止,才能实现陛下的雄才大略,才能实现陛下一直以来治理天下的抱负。”一向沉稳的房玄龄,此刻说得也有点激动。

    李世民抚摸着自己那梳得整齐的八字胡,面带微笑,接连点头称是。

    中书令房玄龄,在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常负责管理文牍,每逢写军书奏章,随便停下马立即可成,而写出来的文字既简约又义理丰厚。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从不用打草稿,直接在肚子里就谋划好了。

    当下,李世民听了房玄龄所说的大方向,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此时见房玄龄说完停了下来,就笑盈盈地说到:“玄龄,你筹谋帷幄,一向都不用打草稿的,我问你,这些事情,你现在在肚子里已经想好多少道谋策了。”

    “陛下,微臣惭愧,我才想到第三十六道。”房玄龄又恢复了一直的小心翼翼。

    “哈哈哈,不愧是八骏之中最善筹谋的,这么短时间内就可以想出这么多道谋策。我得玄龄,真如汉高祖得萧何啊”。年轻的大唐天子此时也是志得意满。

    “陛下,这些事都牵涉甚广,涉及方方面面,还望陛下能多招些朝中重臣、饱学之士问询,集思广益,以免有所疏漏。”

    李世民再次点头称赞,抬手侧指着房玄龄说:“玄龄啊,你处事就是谨慎周到。好,你就在此继续筹算,我可等着你的第七十二道谋策。”说罢,李世民大笑着走出去了。

    等到房间里只剩下房玄龄和自己了,之前坐在一旁一直在倾听未曾言语的杜如晦,突然道:“师兄,你究竟想到了多少道谋策了。”

    房玄龄看向杜如晦,果然,最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的这位同门师弟兼知己。

    在杜如晦面前,他也无须隐瞒,于是他徐徐张口:“我已经想到第八十一道了。”

    杜如晦瞬时瞪大了眼睛。

    纵横派中,每一代掌门人都以鬼谷子为称号。先代鬼谷子曾经说过:“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在当时,“谋天下”就成为了历代纵横派弟子的追求。

    接着,三国时的鬼谷门人贾诩又按筹谋的目标大小划分出境界等级,称为“五谋”,即“谋己、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

    到了百年前,五胡乱华,中原纷乱时期,天下奇才谋士辈出,那一代的鬼谷子,受北魏孝文帝所托,根据当时环境,为孝文帝纳贤设置了参考品级,以“谋策”命名,划分以谋策的有效条数为粗略计算标准,称为“道”,其中每一道谋策又都是上一条谋策的叠加。

    对一件事情,能想出十八道谋策的,为纵横派最低出师要求,同时已经可以用谋士之名立足;而能想出三十六道谋策的,就拥有了成为一方诸侯首席军师的能力;能想出七十二道的,已经是最高的“谋天下”的级别,足够封侯拜相。而八十一道谋策,则是取九九八十一圆满之意,意味着把事件里所有可能想到的要素都想到了,可以称为谋士的巅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君子不器之贞观气象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