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第2/3页)  辽东之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凤毛麟角。至少李枭还没听说,哪里有汉代的建筑。即便有号称的,也都是经过后代多次修缮。

    人家欧洲人就不一样,巨石垒起来的城堡。有时候需要一两代人,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才能修成。不过修起来之后,那可就是历经沧桑。除了地震这种不可抗力因素之外,很难被破坏。

    所以后世国人感叹人家欧洲人古堡,历史悠久的我们却很难找到真正老祖宗的建筑。

    有一点很让李枭惊奇,那就是不管穷富。这里的人家都住在砖瓦房子里面,茅草棚子很少见。不像是北方,很多房子都是茅草屋。就连京师也不例外,德胜门外面不远就有连片的茅草屋。

    听说去年走了水,烧死不少人。

    这里的砖瓦房也不一样,房顶上的瓦都用胶泥粘接,看上去很结实的模样。

    想了半天李枭才算是想明白,这里是澳门岛。台风这种东西可是这里的常客,几乎每年都来逛一逛。

    茅草屋这东西,搭起来方便。可吹起来散架的也快,别说对抗台风。就算是雨季大一点儿的海风,估计都能把茅草屋吹飞了。

    虽然都是砖瓦房,但富户和穷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穷人家小门小户小院子,富户家里有高大的碉楼。各家各户的院子都修得跟炮楼似的,而且好多院子明显有罗马柱和拱门,这些明显带有西方特征的东西。

    看得出来,这年月澳门的社会治安很成问题。不然,大家也用不着把家都修得跟炮楼似的。

    街边上有各种各样的买卖家,大多数经营的都是瓷器,茶叶,还有丝绸之类的商行。毕竟这里是大宗贸易的中转站,西方人最喜欢中国的,还是这些东西。据说,每年的中外贸易中。中国都保持着庞大的贸易顺差,西班牙和葡萄牙从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很多都落进了海商的腰包里面。

    当然也有从国外进口到大明的东西,当中最主要的就要算是香料了。路过好几家商行门口,李枭都问道了浓重胡椒面儿的味道。

    街面上到处都充斥着各种肤色的人,李枭估计澳门可能是大明最具国际化的地方。

    除了大宗的贸易商行,街两边还有不少小摊贩。让人感觉到奇怪的是,这些小摊贩往往是大明的人。

    这些人除了经营一些手工艺品之外,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小吃食。那些卖糕点的摆个摊子就成,经营小吃的可就不行了。他们需要摆放几张桌椅,一般都是女人在后厨干活,男人在外面揽客。

    刚刚吃的太清淡,感觉没怎么饱。李枭挑了一家混沌摊子坐了下来,黑黑瘦瘦的摊主热情迎了上来。看到李枭身后跟着的大兵,笑容瞬间就凝固在脸上。

    “来六碗混沌!”李枭也没管他的表情,直接坐到了一张没人的桌子上。

    小小的混沌摊生意不错,甚至在食客中发现两名老黑。李枭惊奇的发现,两位黑人兄弟正在用筷子捡碟子里面的卤黄豆吃。能把筷子使用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不得不说是外国人中的异类。

    老板有些懵逼的看着李枭,“来六碗混沌!”李枭对着这家伙比划了一个六的手势。

    结果这家伙还是一脸的懵逼,他娘的这货干脆就听不懂李枭说话。

    也难怪,这年月好多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十几二十里的范围内。李枭说的辽东口音,对这家伙来说或许就是另外一种语言。

    “七碗混沌!”忽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这才算是解了李枭的难题。回头一看,艾虎生正匆匆的赶过来。

    “这地方人都说广东话,有些还说客家话,潮汕话。真要碰到说那些话的,我也听不懂喽。”

    李枭倒是听说过广东有好多方言,但他是一句也听不懂。在他耳朵里面,广东人还有潮汕人或者是客家人说话都没区别,都他娘的听不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辽东之虎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