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三章:氏族也士族 新(第2/3页)  雀与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哦?想必王公已经有办法了?”

    王亭靖将自己的想法说与张庆听。其要义就是,张家控制着兵部,王家控制着户部。而皇帝只是派了中山郡王为义师统帅,但却并没有说详细情况,其他事宜则由兵部户部着手去办。而二人可以用这权力解决。

    “这天下勤王义师十数支,且分散各处,短期之间根本无法统一作战。这样中山郡王也就只是个空架子而已,而具体地方实施,何不让兵部划分战区派人前去接手呢?”

    张庆思考着王亭靖所云,做了做分析反问道:“依王公的意思,我们只需要派我们的人去接手各分区的指挥,便可以将中山郡王的权力架空,从而制止陛下的计划,是么?”

    王亭靖点了点头示意,正是如此。

    “但中山郡王毕竟是义师统帅,他要是下令呢?到底尊不遵从?况且那些泥腿子会听我们的施令么。”

    显然张庆已经被李胤焕之前闹腾了一遭,对于地方军的素质有点不太信任。但王亭靖却不以为然:“张公多虑了,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的李胤焕。多数人还是听从朝廷的调遣的,再说了,战时有军令,军令如山,不从即斩不听话的杀了,派人重新接手不就好了。至于中山郡王么。”

    “他的命令自然要听,不过他能在哪发号施令呢?要想传达到各分区的手里,那是要时间的。真的打起来,谁还能管得了那么多。再说,我们何不再委派区域负责的人一点临机决断的权益呢?”

    张庆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随后扭头看着王亭靖,面带微笑的问道:“这恐怕不是王公自己的意思吧。”

    王亭靖也不置可否,道:“事关重大,当三思而后行。”

    虽然他并没有具体说是谁的意思,但张庆知道,这种事并不是王亭靖一个人拍腿说干就干的,定然是他后面的王氏家族所决定,他王亭靖只是个传话的罢了。

    “不知王公是否有兴趣来寒舍共进晚膳,我们再商议一些细节。”

    “恭谨不如从命。”

    四日之后,颉利赫琪的军令送到了耶律速齐手中。而对她堂兄颉利博济的处分也下来了,罚俸一年,连降三级,令其暂领原职立功赎罪。至此,耶律速齐也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一时的气愤对颉利博济下处分,不然可就真得罪人了。

    自家人就是自家人啊,像颉利博济这种丢了城,亡了部,还临阵脱逃了,在辽国军中的规矩可是要斩首示众的。但如今下来的处分却轻的很,对于年轻,且有雄厚背景的颉利博济而言,这些处罚根本就是挠痒痒而已。

    因为辽军的大肆收索,李胤焕等人也尽量约束了己方士兵的活动,并且每天白天只吃做好的干粮,晚上做饭也是在屋子里做,不让火光溢出。而朝廷方面的详细指令也下达了,李胤焕也从留在江陵的探子收到了朝廷的指令。

    兵部将勤王军划分了四大战区。河北,北直隶,山西,甘肃为第一战区,陕西,关陇,河南,山东为第二战区,湖北,湖南,四川,江西,贵州,云南,广西为第三战区(因为这里的人太杂,而且各支部队都很少),南直隶(江苏全境),安徽,浙江,福建,广东为第四战区。

    每个战区都派遣战区指挥官一名,监军一名,粮草调度官一名。

    除了李胤焕那一战之外,南北两朝廷一直都很关注的阿史那拓跋也与魏王李煦的僵持战,终于开始动手了。阿史那拓跋也毕竟是大将,身经百战,在魏王李煦还未有所反应的时候连下数城,三日推进两百里。。

    当然魏王也不是吃干饭了,在吃了点亏之后,亲率七万大军抵达常平府府城,千年古城昌邑,与阿史那跋也正面交锋。魏王作为贵族的领袖,亦是朝廷各军的焦点所在,李煦的出击打响了大夏对大辽的反击战。

    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雀与凰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