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二章 送你们一卷竹简(第2/3页)  汉时明月何时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不相熟却是见过几面。见刘荨这样停笔思考。

    儒者店家只小心询问道“曹公子,袁公子,你们却是从哪遇到这么有趣的女子的,见她的模样却是真像有点文墨的人啊,不过作诗的文采恐怕不怎么样吧。”

    曹阿瞒看了刘荨一眼,也是颇为好奇刘荨会写什么,只是也是不知道她的底细,低声说“荀览先生,我们也是刚刚认识于她们,只说是来洛阳游玩的,却是我们有空便代为向导,领她们在洛水街逛逛,却是这姐姐人好,想送我们一册竹简,不过看样子却是有些心疼钱,不舍的买那千字文。”

    曹阿瞒却是善于把事情润色一遍,全然没有把他们混吃的事情抖落出来。

    儒者店家却是又是哑然一笑,也只是观望起来。

    袁绍也是一副好奇的样子,低声靠近曹阿瞒道,“阿瞒,你说这姐姐真的能写出什么好文章来吗?”

    阿瞒听袁绍和他咬耳朵,却也是低声道“我也不知道啊,我看她现在在思索的模样却是有点玄啊。”

    。。。。。。

    。。。

    刘荨可是有着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篇章诗文的,若是愿意,她可是可以把《荷马史诗》给整出来,只是那玩意大汉人民看不懂,所以也就作罢了。

    刘荨想着曹操既然想做征西将军,却在气节上有些坚持,想起后世时有幸看到明代画家陈子和画的绢本《苏武牧羊图》,映像不差,虽然上面的画自己看不懂,但是上面的诗句却是不差。

    把毛笔沾了墨便开始准备在竹简上开始书写起来。

    “《苏武牧羊》:塞外极目望故乡,未见长城万里长。

    空盼飞鸿传书至,悲向苍天呼斜阳。

    古筝哀奏清秋节,铁人无泪亦凄惶。

    但使此身能报国,天涯何处不汉乡?”

    刘荨的字写的还是不差的,后世时虽然没有说临摹什么大家的字体,如王羲之的楷体,欧阳修的欧体等,但是一手楷书也是写的不差的,当然这大汉乃是写的汉隶书,不过有了楷书为底,刘荨的隶书自然是写的工整干净,苍劲有力。

    这不看好的三人却是看着刘荨真写出了诗来,纷纷凑上前来看。

    顿时三人的脸上却是没了笑脸,都是一副有些震惊的模样,却是在念着竹简上墨迹未干的诗来。

    这诗乃是七言的,一般只是名谣使用,一般的诗都是四言而后是五言。

    不过这女子写的七言却是挑不出毛病来,写的虽然是苏武牧羊的艰辛,而最后那句才是重点,“”但使此身能报国,天涯何处不汉乡。”这句话却是道出了每一位戍边将士和在战场上为国家奔走帝王使臣的心声。

    这女子竟然能够写出这种男儿才能体会到的心境,却是不可小觑,这是这三个人的共同想法。

    此时他们却是已端战在刘荨的旁边,等着她写另一首诗了。

    只说袁绍说要做一郡太守造福百姓,只觉得做官乃是要廉洁,而竹与廉洁是挂钩的,随即她又想了想却是想到了一首唐朝诗人钱樟明的诗来。

    整理改编一下便又在竹简上写来。

    “《咏竹》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不与群芳艳。

    扬首望青天,默默绿青岩。

    萧瑟多昂然,空心无眷恋。

    破身乐捐躯,成器毫无怨。

    楼台护庭柱,牧笛彻田原。

    成材勿计后,造福何怕晚?

    若成农家具,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第二首却是正统的五言诗句,虽然有些白,但是细细品来的却不只是咏竹,而是以竹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汉时明月何时归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