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一章 裂土而封(第2/3页)  问道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大醉而归者。

    ……

    云中四年,正月初一。

    段玉领众臣祭天分封。

    裂土而封,何等郑重?是以必须祭天行事。

    段玉穿的自然是君侯的七章冕服,上衣绘华虫、火、宗彝,下裳绣藻、粉米、黼、黻,戴通天冠,以白玉珠为旒,佩白玉,带剑,脚踏赤舄。

    身后跟着的则是冰云、秦飞鱼、萧静风等一干大夫,大夫之后是亦步亦趋的士,皆身穿冕服,神色肃穆。

    按照制定的云中岛之法,士可穿一章冕服、大夫三章、卿五章。

    因此在场的贵族,皆是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

    从服饰之中,就可以看出森严的阶级,泾渭分明。

    而在这个时候,失礼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丢官去职都是轻的,是以人人肃穆。

    段玉祭天之后,命郭百忍读着分封的旨意,大体就是将昨夜宣布的赏赐确定下来。

    旋即,大夫先上前,恭敬行礼,宣誓效忠。

    段玉授予用白茅包着的土壤,以示分封赐土之意。

    原本,还应该赐予青铜铸的大鼎,鼎上用铭文将分封的封邑正式确定下来,有的还会赐予铜钟。

    这就是‘裂土封茅’与‘钟鸣鼎食’等等典故的由来。

    不过铸造青铜大鼎太过费事,云中只是区区一岛,当可从简,因此段玉一律赐予丹书铁券,上面详细记述了每个封臣获得的封地位置、大小,还有一些重要的权力与义务,用丹书写在铁板上,再将铁券从中剖开,封君与封臣各持一半。

    几位大夫起身行礼,从此他们就是段玉的封臣,虽然也有对封君的义务,但就拥有很大的自由度。

    当然,封臣还是可以为封君服务,担任原本的官职,酬劳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夫之后,就是士。

    等到他们一一起身,就彻底定下制度,纵然二代君主想改都是不可能。

    “封君授予封邑,封臣便对封君有着义务,此乃君臣契约之道!”

    段玉开宗明义,再次宣讲法度:“封臣者,每年需服两月之役,自备弓马、仆从……下士出武士一人,仆从二十……若不能,则以金帛、武器、粮草代之,若不能服役,又没有金帛代替,则削减封地……若士死,其地由嫡子继承,若无子,由其兄弟继承,若有女招赘,则优先继,凡领地继承,需贡金与封君,获得承认……各封邑内部之事,你等自理,外交与军事,必须获得封君同意,与封君一致。”

    总体而言,掌握力量者,必须掌握权势。

    是以段玉定下武士服役制度,就是要将真正的非凡者拉拢进自己阵营,逼迫手下不断进步。

    当然,作为第一批功臣,还是有着优待,可以用武徒、武生、金银代替。

    但二代三代之后,若是还如此不堪,领地内经济又发展不起来,无法以金代役的话,那就以地代之!

    将土地议价,按照原本应该付出的金钱价值予以减封!

    因为你作为封臣无法尽到自己的义务,所以要收回土地,交给真正能服役的人!

    虽然一开始可能有些阻力,但段玉还是决定坚持下去。

    如此,方能将一些蛀虫淘汰。

    话说自己已经很宽容了,纵然这些非凡世家断代,没有了武士或者法士,也可用金银粮草代之,纵然沦落到要削减封地领民的地步,也不是一下削去全部,若是家大业大,说不定能撑个数十上百年。

    有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培养出一个宗师或者能施法的炼气士了吧?

    纵然宗家不行,分家旁支之中,难道就没有人才?

    如此一来,就是逼着手下为了保住家业,而不断进步,到了后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问道章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