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章 李承乾(第1/2页)  盛世君子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回到住处,接连两日并未见老尉迟通知启程回京,期间尉迟宝林前去问了一次,被赶了回来,不明所以,张重九对此并未置评,只是每日间严格教授胡错学业顺带督促胡怀仁练字,这里有了竹简,便可以做笔,老人将之前胡怀仁随口说出来的三字经以及一些‘奇谈怪论’逐字抄录下来。

    胡怀仁除了偶尔出去熟悉大唐边关风情以外,便抓住机会打熬身体,对尉迟宝林请教武艺,而且胡怀仁也知晓了一些史书之外的事情,当年白良关之战,尉迟父子先是刀兵相向,战了个势均力敌,而后因为手中雌雄双鞭才得以父子相认。

    以至于史家认为这时候的尉迟宝林与其父战力不相上下,其实不然,尉迟宝林私下里讲这段事情的时候,满是对其父的孺慕,尉迟恭心思细腻,两人其实第一次战阵相遇的时候便有所猜疑,之后对战连连喂招,简直不像生死相搏,而后他母亲说出实情,拿出雌雄双鞭,父子二人便战阵相认。

    用尉迟宝林的话说,他老爹全力施为,不出三个回合,便能将他挑下马,这是无数场生死搏杀锻就而成的,他还差得远。

    可是打不过老尉迟并不是说宝林的武艺就稀松平常了,他的枪法,鞭法都是袭承老尉迟,爆裂勇猛,而且尉迟家有独特的内家法门,气息绵长,胡怀仁暗自比较,自己在他面前,马战也就是一枪的事,下马后估计也撑不过十息。

    宝林并非精研刀法,所以胡怀仁主要向他请教马战的一些技巧,虽然没打算上马杀敌,但是技多不压身,这个年代几乎一切争斗都是离不开马匹,一手好的马上功夫,说不准什么时候便可以保命。

    学写字的时候,便是尉迟宝林仰望胡怀仁的时候了,这时候学问总是带着一种神圣的色彩,因为书籍数量以及价格问题,学问就只能在极少数人群当中传播,尉迟家算得上新兴贵族,但是缺乏底蕴,家里舞刀弄枪的一大堆,识文断字的寥寥无几。

    老人记录的时候胡怀仁在旁讲解了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当即便被采纳,但被严格告知,对于其他不识性情的读书人,一定不能乱讲,很容易成为众矢之,原因便是这已经快要触及很大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时间悄然而过,转眼众人已经在这里等待了十天,无人问津,常猫也并未带李承乾李泰两兄弟前来拜访,胡怀仁倒是比较淡然,早上习武练字结束后下午便准备和宝林一起去山野游猎,这时候山野大泽数不胜数,林木旺盛,野兽出没成群结队,动物保护法之类的东西在这个年代就是天大的笑话。

    宝林由其热衷于此,年纪小点的胡错被老夫子揪着耳朵扯进屋内抄习三字经,当然,胡怀仁也只敢给出前半部分,看着胡错抄书不用心被扯出手心打板子,总是想要幸灾乐祸一翻,这死孩子这几天识字了,便给驴子起了个让胡怀仁恶心无比的名字,小白,就不知道问问人家驴子同意不。

    随行的都是尉迟宝林的亲兵,二十余名老兵主要负责守卫胡怀仁和尉迟宝林的安全,准备妥当后,刚出军营,便碰到了同样骑马一身猎装的英俊少年,十岁左右,双眼十分有神,双方同时勒马止步。

    “承乾?”尉迟宝林有些意外。

    “宝林哥!”那少年年龄虽小,礼数却做得很好,同样有些意外的看着尉迟宝林和胡怀仁一行人。

    “这位便是尉迟伯伯常挂在嘴边的胡家哥哥了吧,弟承乾见过兄长!”李承乾第一时间便下马走向胡怀仁,眼中满是好奇之色。

    “胡怀仁见过殿下,草民愧不敢当。”胡怀仁赶忙下马,拱手准备施礼,便被李承乾快走几步拦下,尉迟宝林也下马亲热的揽过胡怀仁的肩膀不让他再多礼,大唐的群臣上殿是不行跪拜礼的,除非大典哪怕预见皇帝也是拱手施礼,至于李承乾的世子身份,更加无需多礼。

    “兄弟,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盛世君子行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