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去留(第1/2页)  盛世君子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商人到达这里的第六天,草原上闻风而来的牧民已经达到了数百户,并且,一队百人的突厥骑兵也来到这里进行简单的维持秩序。

    这让胡怀仁非常的惊讶,这些突厥人竟然也晓得维持秩序,看来突厥人当中也不乏聪明人,商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来自后世的胡怀仁无疑最为清楚,而且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时代正统的骑兵。

    上次在马场见到十几二十个突厥骑兵,如同群狼似得充满侵略感呼啸而走,而这次见到百十人的骑队从视野的尽头冲刺而来,这种视觉冲击,胡怀仁难得有些羞耻,因为他的腿肚子有些发软,打摆子的迹象。

    “这便是突厥的骑兵,但是只能勉强算三流的骑队。”杨老头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胡怀仁身边,语气飘渺的有些不可琢磨。

    “三流?还勉强?”胡怀仁很无语,看着骑术精湛,虽然没有露出杀机但仍让人感到剽悍的骑队,再看看那些跟随商队而来的镖师一众人,他毫不怀疑,只需一个回合,这里的汉人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老天何其不公,这些蛮子何德何能得到老天爷的垂怜,赐予他们如此出众的武力。”杨老头喃喃自语,有些意兴阑珊,眼神里有太多的不甘。

    “老大人,老天其实很公平,他们有武力,这里却比之我们汉人差远了。”胡怀仁指了指自己的脑子,自然而然流露出一股优越感。

    “历史,从来都不是由莽夫写来的,终究,他们会被淘汰,堙没,您想想有史以来,可有长盛不衰的草原民族?而我汉人,有数千年的文脉传承,星火相传,哪怕千百世后,依旧香火鼎盛!”

    杨老头怔怔的看着胡怀仁,不知他为何如此肯定,好像是重新认识一般,良久,才开口道:“现在,老夫总算确定你肯定有一个师傅,而且必然是不世出的世间大才,只言片语,便令人如醍醐灌过类似的话:‘无论历史变更,王朝更替,弱肉强食才是本质,天道轮回,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小子觉得师傅师傅说的对,况且,未曾亲眼所见,谁也不知道李唐的崛起对天下百姓而言是好是坏,您早早便离开了汉地,大隋后来对天下百姓做了什么,您难道不清楚吗,就没有一点想法?”胡怀仁小心的组织着措辞,正在和驴子胡闹的尕娃也感到气愤不对,闻声望来,看到气氛比较诡异,赶紧低头装着继续逗弄这驴子,脑袋却偏过来耳朵对准这边。

    杨一眼睛有些红,因为胡怀仁最后一句话触碰到了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古来如此,老夫只此一生,断不会做那两姓家奴之事,国都没了,老夫一个前朝的死士谍子,回去干什么?大隋末年,帝确有昏聩之举,可那又如何,炀帝虽为天子,可也是凡人,不过是有些事情,操之过急啊。”

    胡怀仁四周看了看,见四周无人,才开口道:“我师父曾经游历汴河,写下这几句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小子也相信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愿意把自己的皇位弄丢,可是这些都是主观问题,客观问题是:因为他,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整个天下民不聊生,短短的二十余年,我汉家人口十去七八,从九百万户锐减到一百万户,小子就想问一句,凭什么?这是我汉家血脉,不是猪狗牛羊,他杨广纵有千般理由,也难免为万世唾弃!”

    说道这里,胡怀仁有些难以平静,连带着对炀帝杨广有种鞭尸的想法,本来嘛,在他那个年代,公务员上班玩个游戏都必须被曝光拾掇的时代,突然来到万恶的封建社会,愤青一下,发泄一下,有益于身心健康,况且史书上记载着鲜血淋漓的字迹,让每一个读到这里的汉人都会扼腕叹息。

    扯的有些偏,竟然一直都没奔主题,况且胡怀仁一直认为自己也并没有多少资格去批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盛世君子行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