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太子府纸的最大用途(第1/2页)  带着商店到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戴月看不透赵安,聪慧的她只知道,不管是不是装的,赵安整个人不真实。她并不喜欢不真实的人,所以她决定以后还是少和殿下接触为妙。

    戴老丞相看见女儿沉默,还以为戴月已对赵安彻底改观,不由露出满意的笑脸。

    就在两人聊天时,一个仆从从花园里经过,手里抱着一叠纸,从凉亭一旁走过。

    “爹爹,那是纸?”戴月注意到了仆从手里的纸,顿时就惊喜地说。

    她可没忘记,此行的目的,就是找太子殿下要些纸,用来抄书。

    对此,她没心理负担,因为她觉得纸张留在赵安手里,只会是浪费。

    她要父亲珍藏的简书,全部抄成纸书,收藏在闺房里。

    现在是类似春秋的时代,也是文化刚产生时期。其实简牍最开始时候,还不能算书籍,都是史官用来记录国家大事记的东西,对于统治者来说,充其量是一种档案。

    这样的状况,一直到诸子百家,为了宣传思想,开始著书立说,书籍从内容发生了质变,才开始正式作为文化的载体。

    戴月喜欢那些学说,想把这些学说抄写在纸上。

    理由很简单。

    简册(竹木片)不仅笨重,而且不易保存,简册是由编绳连在一起,一旦翻阅久了,就容易散断。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帛(丝织品)也用作书写绘画材料,和简牍比较,好处是可以随意折叠卷舒,易携带,但缺点是过于昂贵,当作书写用途过于浪费,始终未能普及。

    而纸综合了简帛两种优点,价格也算合理公道,并非如帛那般想要大量使用却不能承受。

    所以她青睐纸。

    事实上,赵安和戴月不约而同地拿起纸张抄写学说。

    区别在于,受竹简书写习惯的影响,戴月抄写文字一如既往选择竖着抄,赵安因为从现代带来习惯影响,选择横向写字。

    当然,习惯本无优劣之分。

    这时,戴月看到仆从抱着那厚厚一叠纸,心情十分高兴的。

    赵安研制的纸张价格不贵,书写轻便,过于畅销,在外头根本买不到,在赵安的府邸里数量似乎十分巨大。

    就算不想承赵安情,在太子府购买一些也是极好。

    戴老丞相见了纸,便拦住了那位仆从,忍不住触碰纸,入手只觉这些纸十分柔软,和外头贩卖的纸成色全然不同。

    “殿下这里到底有多少种类的纸啊?”戴老丞相感叹了一声。

    上次赵安送给他纸和外头卖就不一样,不仅纸质更好,书写顺畅,而且剪切好成固定大小尺寸,不是外头卖的大大的一张。

    他哪里想到,今天竟然又在赵安的府邸里,见到了另一种纸,柔软度让人惊奇,就是不知书写会是怎样。

    戴丞相双眼都发亮,问那仆从道:“好纸,这些纸是送到哪去的?”

    那仆从乖乖答道:“殿下吩咐小奴放到厕所旁,当作替代厕筹之物。”

    厕筹?

    擦屁股??

    戴老丞相瞪大眼睛,一脸懵逼。

    他梦寐以求的纸,如此好的纸,竟然被殿下当作如厕擦屁股的东西?有没有搞错,一度怀疑是不是他听错了。

    这样看来,被当作邀请函反而不算浪费了。

    看着眼前这厚厚的一叠纸被这样糟蹋,戴老丞相简直难以置信,胡子都在发抖,也不知是气得,还是被吓的。

    戴月也轻轻一怔,心里气急。

    没想到赵安如此奢侈,简直颠覆她的想象,想说什么,但这些纸本不是她的,却不好多说什么。

    “暴殄天物!可恶至极!”

    戴月皱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带着商店到春秋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