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章 曹操的两难抉择(第2/3页)  三国矿业大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战岂不等于坐以待毙?”

    “这正是我更加想不通的地方。”曹操道,“袁耀给出的条件是,若我退兵罢战,他可以支援兖州一百万斤钢铁用以发展生产,还可以派农技人员到兖州传授新的种植技术。兖州偏北地寒,不能做到一年两熟,但是一年单季也可以做到亩产近四石。”

    荀彧道:“这就奇了,难道还有帮助敌人发展壮大的道理?”

    “我也如此问过周瑜,他说袁公子并不支持任何一方独霸天下,他希望尽快结束战乱,各州郡安于本州,发展生产,和平相处。”

    荀彧道:“这想法倒也不错。”

    曹操和戏志才对望一眼,都不说话。二人之志,在于霸业。但是荀彧之志,只在安民。他之所以一生支持曹操,只是需要一名强者结束战乱,他本身是不希望战乱的。

    戏志才道:“我疑此事有诈,故意用粮食增产的鬼话来吓阻我大军,为的是争取时间备战。况且,袁公路若成霸业,最大受益者正是袁耀,他又为何反对霸业。”

    曹操道:“我亦疑心有诈。周瑜与我约定不公开此次谈话和交易,为的是不让袁公路知道其子与帮助对手,如此煞有介事,难道他们父子二人有什么问题?”

    “使君,你意如何?”荀彧问道。

    “我正等二位为我一决。”

    一百万斤钢铁和新的农业技术,这个条件确实是相当诱人。如果接受下来,很快兖州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如果不接受,等于发展滞后于淮南和徐州,恐怕两年后只能成为待宰的羔羊。因此,曹操也有些犹豫不决了。

    荀彧道:“要不先派人到庐江和丹阳郡查看个究竟,然后再决。”

    “不可,兵贵神速。如今大军集结,引而不发,错失良机,兵之大忌。”戏志才拱手请道,“使君,出兵吧,若此时退兵,士气泄尽,下次再要兴兵讨伐,只怕更加不利。”

    袁耀在彭城连续三天拜访徐州名士,把新纸c图书赠送他们,包括张昭的老师白侯子安。

    徐州还有一些来自青州c兖州c豫州等地寓居避乱的名士,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汉末大儒郑玄。只是郑玄住在东海郡郯城那边,距离较远,袁耀暂时没法前去拜访。

    袁耀拜访这些名士,当然是为了“沽名钓誉”。这些人在天下名士心中拥有极高声望,得到这些人的赞赏,等于得到一块“驰名商标”的金字招牌。

    张昭的老师白侯子安原本是隐士,专心做学问,不喜与官府来往。自从见到袁耀的新纸和图书,便经常接受陶谦的宴请,主要是想有更多机会跟袁耀探讨数学。他治学主要治《左传》,但是很显然,袁耀对左传一无所知。

    在一次宴会上,陶谦曾听麋竺介绍寿春情况,听说寿春军营使用煤炭生火,不但比烧柴更实惠,而且可以最大限度预防火灾。陶谦同样经常为火灾所困扰,既然袁耀会探矿,陶谦便询问袁耀徐州有没有可能出产煤炭。

    “有肯定有,”袁耀道,“煤炭分布极广,徐州这么大,肯定有煤矿。”

    徐州百官刚高兴地交头接耳议论起来,袁耀又道:“只是,煤炭大多埋藏较深,极难开采。即使勉强开采,成本比伐木还大,也不划算。”

    众官听后一下子泄气了。

    不料袁耀又道:“不过,也有某些地方煤炭埋藏很浅,甚至露出地表,只要找到,可以露天开采或者浅井开采。”

    众人又一下子高兴起来。

    麋竺叹道:“可惜啊,可惜啊,明知地下埋有宝藏,可惜我徐州竟无一人懂得探矿。”

    大家一听这话,又泄气了。虽然袁耀懂得探矿,但是他是客人,又身份如此高贵,谁好意思请他去帮忙探矿,花钱请他那更加滑稽可笑。

    “哈哈,”袁耀对麋竺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三国矿业大王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