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筹款(第2/3页)  虎啸长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不少色彩。”

    这个提议让宋澄眼中一亮,仔细地琢磨了一番之后,宋澄笑着对陈泰文说道:“我会唱昆曲,你觉得现代话剧中加入我们中国的传统元素会怎么样?”

    “咦?”陈泰文一听之后稍微有点惊讶,随后越想越有道理,话剧这个形式传入中国已经有时间了,因为现代话剧多演出的是一些外国名著,所以能接受这种形式的普通老百姓很好。

    现在的老百姓大多舍不得花钱去看电影,最喜欢的消遣方式还是看戏,只要交上几角钱就能看个过瘾,至于外国话剧的那些洋人名字,老百姓们记都记不住。

    “我看我们也别加什么传统元素了,干脆,我们来一个纯中国传统元素的话剧,用话剧的形式演一场《牡丹亭》怎么样!”受到宋澄的启发,陈泰文双手一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牡丹亭》讲述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二人的爱情故事,作者汤显祖是明朝一代文豪,更加神奇的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同一时代的人,二人相隔万里,竟然在同一时空创作出了两部影响后世的爱情史诗巨作。

    宋澄琢磨良久,越是琢磨越是感觉选择《牡丹亭》最合适不过,她会唱昆曲,陈泰文也算有些基础,而且《牡丹亭》的故事已经被演绎出了无数版本,在老百姓的口中也流传很广。

    二人越是商议,越是兴奋,直到最后,宋澄竟然直接拉着陈泰文的手在校园内飞奔,直接朝着礼堂跑去,陈泰文被宋澄拉着手,这算是第二次与她的亲密接触吧?第一次是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表演完毕后遇上空袭,这一次,又是因为话剧....

    基调定了下来,陈泰文和宋澄决定选择《牡丹亭》中杜丽娘还魂这一节,浪漫主义色彩中带着一丝玄幻,又带着一丝悬念,也是在老百姓中流传最广的桥段。

    这一段,写的是书生柳梦梅赴京应试,途中感风寒卧病住进梅花庵中。病愈后他在庵里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二人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地过起了夫妻生活。不久,此事为老道姑察觉,柳梦梅与她道破私情,和她秘议请人掘了杜丽娘坟墓,杜丽娘得以重见天日,并且复生如初。

    读完这一部分原著之后,宋澄内心激荡不已,怀着满腔的热情,陈泰文和宋澄就这么在礼堂待了一夜,剧本的粗稿也在陈泰文那隽秀的瘦金体字中慢慢成型。

    “泰文,成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好激动!”抱着手中的粗稿,看着窗外已经露出鱼肚白的天空,宋澄的脸上洋溢着一丝激动。

    陈泰文揉了揉有些酸痛的手臂,看着宋澄的表情,陈泰文总算感觉一晚上的努力没有白费,不得不说宋澄和陈泰文二人的文学素养都非常高,特别是宋澄,竟然硬是凭借着自己的昆曲底子,将他们要节选的《牡丹亭》中还魂一段默写了出来。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去找叶老师,让他这个留过洋的大文豪帮咱们把剧本好好完善完善!我们俩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去睡个觉!”陈泰文站起来伸个懒腰,指了指已经亮起来的天空。

    心满意足的二人吃过早餐后各自回去休息,剧本的完成,也让陈泰文和宋澄二人心中大定,只是他们二人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出现在了二人面前。

    当二人睡饱之后上完课,再次和来到叶老师的宿舍碰头之后,二人却沮丧的发现,他们的话剧表演竟然没人报名!

    原本文艺小组的十多名同学都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回家过年,两人面面相觑地看着正在用心修改剧本的叶老师,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怎么开口。

    “怎么了你们,没吃好还是没说好,这么没精打采的。”叶老师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情绪明显不高的两人,问道。

    宋澄叹了口气,一屁股坐了下来之后对陈泰文说道:“还是你来说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虎啸长空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