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命换一命(第2/3页)  布衣天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

    成都

    在辽军退去大约两三天的样子,龙安守备将官赵双,才带着曾子仁从临时驻扎的营中来到了成都,自以为死罪难逃的赵将军用麻绳将自己五花大绑的跪到了守备署衙前,等候安逸的发落。

    因为此战之前的旨意里很清楚,虽然赵双跟安逸一样都是四品守备将官,但是安逸也是钦命的指挥副将,因此按照朝廷的律法,理应由安逸上报按察使司,然后由按察使周儒林对此进行裁断上报刑部即可,

    上次安逸和曾子仁的南山一案,因为曾子仁是从三品的大员,所以依例按察使司是不能进行单独裁断的,需要刑部的介入,定罪之后收监于大理寺,

    只不过当时崇正皇帝在西北战场忙于边患,没有心思放在这个上面,又加上蜀王的有意偏袒,所以直接就绕过了刑部,讨得崇正旨意,由地方三司会审完事罢了。

    按照安逸的说法,赵双这次兵谏曾子仁完全就是变相支援夏军抵抗辽人,此举无异于送成都数万生力军,

    因为在没有曾子仁的掣肘下,安逸就理所应当的作为守军的最高军事指挥,麾下的将领也都是令行禁止、上下一心,方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守军的战力,如果像青川河一役那样军中离心,必然最终为耶律休可所破,

    再加上两人本来就成见颇深,安逸也是有意偏袒赵双,去重就轻往按察使司参了一道“将帅不和、口角之争”的公文递了上去,

    按察使周儒林虽是个按章办事的人,但是跟安逸一样,对于曾子仁一向是没有什么好感,也就把曾子仁参上来的那道“兵谏犯上、图谋造反”的公文压在了桌案下,把安逸的那本送到了刑部里去,按照他的预想,朝廷最终就是下文申斥了事,赵双也因为此事对于安逸甚加感念。

    成都这座古城逐渐恢复了他往日的宁静,繁华的逸仙楼也再次挂起了招揽往来时食客的红灯笼,随着南门城墙的修复和绿营兵马的撤出,车水马龙街道上的人们也逐渐的淡忘了这场厮杀所带来的血雨腥风,

    倒是安逸这边,却没有停歇的意思,一大早就看到他的枣红马停在了布政使司的门口,想来是找教主大人讨债来了。

    似乎竹宗臣对于安逸的出现似乎早有预料,一身官袍正服的等候在了正厅,

    “不知我们的白虎神大人驾到,竹某有失远迎呐。”

    他老远就站起身,迎到了厅外,跟着安逸互相拱了拱手,将他引到了厅中落座,

    安逸跟竹宗臣也没有什么旧可以叙,大喇喇的往太师椅上一坐,开门见山道:“竹大人,安逸便也不绕弯子,来找你就是想知道五谷教的下落,还有那个护法神现在何处?”

    听安逸这样说,竹宗臣便知道紫韵已经把全部的事都告诉了他,便也不做隐瞒,道:“听安大人的意思,是要出兵剿灭五谷教咯?”

    “这不正是竹大人心中所愿吗?不然何苦赏安某这顶守备将官的乌纱呢?”

    竹宗臣听罢仰头朗声大笑,许久才平复下来,“我那小儿子要是有安大人一半的聪明,也不至于惨死在官军的刀下不是?”

    安逸听他提到竹取,以为他并不打算配合,沉声道:“令郎是死在了朝廷法度之下,并非死于某个人之手,竹大人是个明事理的人,应该是清楚。”

    “哦?那竹某到有一事不清楚,还望安大人点播。”

    安逸瞥了他一眼,说道:“竹大人客气了,在下必定知无不尽。”

    “如果安大人剿灭了五谷教,打算给老夫安一个什么罪名呢?”

    “竹大人乃是朝廷封疆大吏、国之栋梁,辽人犯境之时能够通晓大义、积极协助夏军解成都之围,如此清正廉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布衣天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