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朕写一道手谕给你(第1/3页)  汉兴八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武德殿专题会议结束后,除了右帅韦孝宽之外,其他六帅皆陆续退了出去。

    “韦老有何事啊?”

    望着满脸络腮胡全白了的韦孝宽,刘毅为表示尊敬,起身相迎道。

    韦孝宽急忙打开随身携带的鳄皮公文包,从里面掏出五张厚厚的黄色牛皮纸质委任状,躬身走到御桌前,把委任状递了上去。

    他虽然与皇甫忠同龄,是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了,但毕竟自幼习武,身体保养的很好,手脚不是一般的麻利。

    “回禀陛下,此乃黑狐军团数日前送到勋爵总署报批的委任状,因委任的皆是正五品的营级军事主官,老臣特来奏请陛下御笔朱批。”

    刘毅接过委任状,快速翻了一通,把所有人员的名单看了一遍,发现都是他认识的。

    这五人之中,有两人是原刘毅当年以储君身份从军历练时赏识提拔的将种,还有两人是原刘毅少年时的贴身侍卫,另外一人是多年前就被原刘毅收为家臣的青年翘楚。

    “韦老有心了,坐下说吧!”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此乃千古不变的官场潜规则。

    “陛下慧眼如炬,老臣不过是按律行事。”

    韦孝宽能做到帅阁右帅的位置上,当然有他的一套处事法则,眼看新皇帝马上就要尽收禁军大权,树立天子威严,当然要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来取得新帝好感,为家族的繁荣而谋划和努力。

    刘毅明知道韦孝宽在拍他的马屁,也不点破,而是拿起笔,把最上面两张委任状给批了。

    “薛世雄、屈突通的委任状,朕批了。但朱法尚、虞世南、郭文正三人,朕要用他们重整中央禁军。韦爱卿,朕还需要你老帮忙啊!”

    “老臣会与帅阁相关总长进行沟通,依照军事人员人事调动条例,拟三份新的委任状。只是——”

    韦孝宽心如电转,很快想到一个问题。

    刘毅疑道:“只是什么?”

    韦孝宽豁然站起,疾步走到御桌前,靠近刘毅后,压低声音道:“若有人从中作梗,故意拖延时间,恐怕会耽误陛下的大事。”

    “朕写一道手谕给你!”刘毅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陛下英明!”韦孝宽恭声道。

    汉圣祖为了限制皇权,防止后世子孙乱搞一通,败坏国事,特地立法对天子的权力划定了许多框架,比如圣旨、诏书、制书、敕令都需要经过御史大夫的审核之后,才能交给相台盖章后颁布实施。

    然而,也为了防止天子被权臣架空,针对内廷与皇家内务事,比如禁卫军、皇家庄园、皇家商行等机构的人事调动、改编重组等事宜,圣祖制定了无须台堂印签的“谕旨”。

    谕旨是一种专门针对内廷与皇家内务系统,以及方便皇帝在朝廷之中提拔亲信,培养心腹用的诏书,又分“口谕”和“手谕”。

    比如在外廷(朝廷),皇帝若要调动或任免正五品及正五品以下的文臣或武将,同样也无须与帅阁或相台商议,只需要找一个理由,写一道手谕,盖上皇帝信玺的印章,下发即可,任何人不得违抗,否则以违抗圣旨罪论处!

    朱法尚、虞世南、郭文正目前连正五品的武将都不是,刘毅只需一道手谕即可将他们调回京城。

    只要他们三人进入了内廷系统之中,刘毅想怎么提拔和安排,都不必与外廷诸臣商议,包括所谓的辅政大臣。

    当然,为杜绝皇帝在内廷之中的亲信近臣,恃宠而骄,祸乱朝政,汉圣祖立法明文规定,内廷之臣与后宫一样,皆不得插手外朝政事与军机,否则以擅权重罪论处。

    内廷之臣若想参与政事或军机,必须离开内廷,到外廷之中担任具体的职务。

    “老臣告退!”

    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汉兴八百年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