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421章 开心的锣鼓(第2/4页)  我成了一条锦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面面,从最表面的镜头,到最深处的思考,无处不在——我认为这种氛围的建立,在整个电影史上都是创造性的。

    期待它在威尼斯有好的消息,也期待它在国内正式上映。”

    “我的娘哎,所以是真的要拿威尼斯影帝了?”

    “这帮写影评的,应该去写玄幻小说,吹得比修仙还厉害。”

    “外吹爆了都,之前《小丑》有多火,《默》就有多火——考虑到《默》是一部华语片,你们就知道它有多牛叉了。”

    “哎呀呀呀,说实在的,我不希望季铭今年就拿影帝,如果真拿了,我感觉他就要进入退休状态了。”

    ——“还有戛纳和柏林呀。”

    ——“那太渺茫了吧?要碰到好的剧本和项目,没那么容易的,看看现在的片子质量就知道了。”

    ——“只剩下追求三大影帝的目标,难道还不是退休状态?两三年拍一部戏那种,拍出来就至少得入围啊。”

    ——“才22岁呀他,果然还是搞音乐剧去吧,退休太可惜了。”

    《默》上映之后的热度,是很多人都不曾想到的——尤其威尼斯组委会,简直乐坏了。《小丑》作为好莱坞漫改片,大受欢迎之下,可以说一洗威尼斯跪在好莱坞脚下的指责。而《默》作为亚洲艺术电影,三大的基本盘之一,同样引发山呼海啸般的好评,足堪力证威尼斯在好莱坞之外依然宝刀不老,能够发掘出最优秀的作品来。

    在这种妙的心情里,《默》也是获得了很多电影节官方的支持——比如他们的发布会行程,采访安排,组委会都大开方便之门,而且主动给不太关心亚洲片的一些媒体发邀请函,力求营造出五洲四洋,共庆佳节的喜庆场面来。

    锣鼓敲起来,敲起来……

    敲的季铭头昏脑胀,发布会上大家用的大多是英文——但各种各样的口音,简直像个英语博物馆。季铭也是这一刻才意识到,尽管英语是世界语言,但区别也太多了,岛国和棒国就不说了,还有印度的媒体,都是出了名的难听懂,甚至连澳洲英语也不是那么“标准”,可能做电影的有不少兼职的,比不上新闻线。

    “我觉得全场我的英语是最好的。”季铭跟洛瓦赫导演嘀咕,爱丽丝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除了口音,问题当然也非常多。

    你觉得你能拿影帝么?我觉得也没有用啊。

    你觉得你跟杰昆谁的表现更好?我是看他的电影长大的……

    你跟爱丽丝·洛瓦赫的合作是剑指威尼斯么?如果你是在说意大利电影人在威尼斯拥有特权,我觉得你可能要担心能不能顺利走出这个厅,小心一点。我反正对评委们和组委会的公正报以十二分的信任和敬佩。我跟爱丽丝的合作,也完全基于我们对这个作品拥有惊人一致的艺术感知,我为这一次合作感到极之荣幸。

    当然还有很多电影本身的探讨,以及延伸出来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你关注了濒死之人的绝望想象,是不是说明你反对安乐死?当然,还有更深刻的,来自一位法国记者,提了个哲学问题。

    “您认为哪怕人无法有任何行为、语言、表情等等,而他的精神依然能够独立、丰富而鲜活的生存着是么?您对生存意义的理解是什么样的呢?”

    OMG,买它!

    季铭揉了揉眉心,感觉自己的知识还是很有限:“你的问题让我对我自己的电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几乎要在它面前感到自惭形秽了,谢谢!”

    满场大笑。

    季铭跟着笑了一会儿,才说道:“至于生存是不是需要基于向外界表达什么而存在,我觉得这其实是个很自我的选择,包括怎么理解‘表达’这个动作,也见仁见智。呃,所以我是不是说了等于没说?”

    继续大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成了一条锦鲤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