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395章 季铭发威(第2/6页)  我成了一条锦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时候,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专业的老师们,几乎没有默认了季铭的奖。

    来自季铭母校中戏的戏剧文学评论家高瑞森评委,直言不讳:“不是因为他是中戏的学生我才这么说,实打实地讲,我们评去年的戏剧,不给季铭发奖,那等于是说话剧就没有演员能拿奖,或者直接说白玉兰就不是看表演的,是看盘外因素的。”

    认同者众。

    接下来争议比较多,就是首奖了——按照高评委的标准,其实去年艺术性极高的这些舞台表演中,不论是戏曲、话剧或者别的,论反响都要以季铭的表演为大。可是后面那一大排资深演员,有些演了几十年的,放到季铭后面,是不是合适?有没有必要做到那个极端的程度?

    很多人觉得没必要,给他放到名单里头,就可以了。

    当然,也有人是极为坚持要把季铭放在里头的。

    沪上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就相当坚持:“对一部艺术性和商业性都获得极大成功的作品,我们不给予最大的表彰,这不是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选择,有些人觉得季铭是影视明星,就不能给他太大的荣誉,这非常让我感到错愕,难道现在我们不应该鼓励影视明星回到舞台上,回到剧场来么?难道他们吸引来的观众,不是实实在在地支持着舞台表演么?光光季铭一个人,我们预计在《末代皇帝》所有的几百场表演中,包括那些他没有出演的组,就吸引到了数万,乃至十万计的新话剧观众,即以前从来没有看过话剧的。

    这样的演员你不去尽可能地表彰他,鼓励他,树立一个旗帜,还要想什么呢?给他首奖,不仅丝毫无损白玉兰的声誉,更可以扩大白玉兰的影响力,现在都这个年代了,不是闭门造车,连奥斯卡人家都得改革了,咱们也得跟上啊。”

    争议起来之后,那就轮到丛明生来协调了——结果显而易见。

    还是要承情。

    ……

    周少红这一次没有去参加白玉兰奖,当然,她在京城家里也很关注,虽然没有直播,但那里的朋友真的不少,都嘱咐了,第一时间告诉她结果。

    “拿了拿了!”

    “首奖!”

    “第一个名字!”

    消息接连有来。

    “怎么?”周姐夫看着周少红陡然放大的笑容:“拿了?”

    周少红哈哈一乐:“拿了,主角奖,还是首奖,哈哈,没想到没想到,我以为能拿奖就不错了。”

    “都跟你说了,瞎紧张,《末代皇帝》那么成功还不给奖,不是自打嘴巴么?”

    白了他一眼:“你这么厉害,你觉得他能拿梅花么?”

    “这个嘛,我算一算,噫,这个月差一千块零花钱,算不出来。”

    “……走远点儿。”

    周少红不理他,赶紧从朋友发来的图里挑了几张,准备发朋友圈——一年前,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她发了季铭拿到双奖的朋友圈,一年后,她再发朋友圈,还颇有仪式感呢。

    结果还没发出去,就滴滴滴的消息声音。

    “周姐,季铭感谢词提到你了。”

    “你被季铭点名了。”

    “原来是你把季铭挑去演《雷雨》的?”

    “行呀,伯乐和千里马,剧坛佳话啊。”

    啊,周姐一下顿在那里,心里好生复杂。她不会矫情,当初确实她给了季铭一个开始,这对他很重要,包括话剧演员的背景,也为季铭实力派的人设奠定基础。但坦率的说,以季铭的水准,还有中戏的平台,冒头是必然的,她并不是从沙堆儿里救出来一块金子,她只是他早一步把他从金矿里带出来。

    她帮了季铭,季铭也给了她很多回报——单单说作为季铭在国话最亲近的人,她和葛副院长,和周院之间就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成了一条锦鲤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