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九章 紫宸问对(下)(第2/3页)  大唐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入大唐的内循环,加入大唐官僚机构。

    由此,双方在精英层面,可以实现共融。

    具体的执行,当然还需要无数的细节和章程,但至少听起来,确实是可行的。

    有苏大为提出的这个框架,李治对治理和消化高句丽及百济,心里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仔细咀嚼一番,他的脸上终于多了丝笑容:“阿弥你不错,这几年,熊津都督任上历练得不错。”

    听了李治的话,苏大为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感觉自己的“叙职报告”算是通过了大半。

    就在这时,李治突然开口道:“倭国那边,是怎么回事?”

    咯噔!

    苏大为心里一震,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前面的部份,只是暖场。

    李治真正在意的,只怕是苏大为征倭之事。

    这事虽然后来给李治上过奏折,但却是先斩后奏。

    以李治的精明,不可能不在意。

    甚至他对大将掌兵上的风吹草动,异常敏感。

    苏大为在入宫之前,就知道李治肯定会拿这个话来质问。

    第一次李治召他入宫,他是借着被刺之事给回了。

    说是给李治缓冲时间,何尝不是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寻找最合适的时机。

    深吸了一口气,苏大为向李治抱拳道:“陛下,我为熊津都督,首要职责,便是守住百济。”

    “守百济,便要征倭?这是何道理。”

    李理的语气,透出几分冷意。

    从他微眯起的眼睛里,闪动着危险的光芒。

    这是天可汗,在质疑领兵大将,是否有了不臣之心。

    苏大为额头上隐隐渗出冷汗。

    他知道这是此次入宫,最关键的考验。

    李治用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他有怀疑,他便会弃而不用,甚至斩尽杀绝。

    若是他能确定臣子的忠心,哪怕能力差一些,他还是会留任。

    在李治这里,忠心才是第一位的。

    他既非太宗李治民那样的马上皇帝,开国君主,自然不能凭借军功和威望统领天下。

    李治驾驭大唐,凭的是他的眼光、智慧、隐忍,以及高明的帝王权术。

    正如他废掉王皇后和萧贵妃,扶武媚娘为皇后。

    借着废后之事,同时打击了关陇和山东门阀,打压了长孙无忌。

    再将武媚娘推到台前,与那些老臣和门阀打对台。

    他则在幕后,平衡内外。

    终李治一朝,军事、财权、人事任免,这些最关键的东西,一直牢牢把握在皇帝手里。

    武媚娘手里唯一亲近一些的官员,一个李义府,一个许敬宗。

    这两人,一个因罪被流放,一个辞去相位。

    几乎没有提供武媚娘任何可靠的助力。

    至于娘家亲人,至今引入宫的也只有其姐武顺,其母杨氏。

    武媚娘真正掌握大权,要在李治驾崩之后。

    李治是一个非常擅常玩平衡之术、借力打力,隐身幕后,并且牢牢抓住权柄的“天可汗”。

    大唐的疆域在他手里,达到巅峰。

    而这样在一位雄主,后世居然会落个“懦弱”之名。

    苏大为亲眼见到李治的成长,自然不会有任何侥幸心理。

    整个大唐,最信任武媚娘,最防备武媚娘之人,只有李治。

    对于武媚娘,他既信且用。

    但对武媚娘身边之人,他非常警惕和防备。

    苏大为被武媚娘视为亲弟,又是年轻一代将星,实在是武媚关系网中的“异类”。

    其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大唐不良人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