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别人家的孩子(第2/3页)  农女有田:娘子,很彪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面很详细的写了,事情的后续,没有金壶那么轻描淡写的说每年就只给王永富十两银子,林氏十两银子为结束。

    而是,从那以后,每年金壶捐一笔银子给王家族和七里墩,前者用来修缮宗祠,后者用来修桥铺路。

    而且对着大家都说是宋重锦和王永珠的主意,说他们念着家乡父老,虽然多年不曾回来,可也记挂着。别的也就罢了,七里墩地处偏僻,出门不便,他们想为家乡尽点心意,每年寄回些银子来,想请家乡父老出力,将那山路略微修整些,也免得下雨路滑什么的容易出事。

    而金壶自己就表白自己,说他托赖宋重锦和王永珠,在外头做生意,赚了一点钱,修桥铺路这样的大事,他能力有限,可是他也是一片孝心,想着家里如今衣食无忧,倒是不用他操心。

    可是族里的宗祠倒是多年未曾修葺,倒是怠慢了祖宗,所以也愿意出一笔银子,好生修一下宗祠,为族里争光云云。

    这下子,七里墩和王家都炸了锅。

    七里墩的人,人人都念佛不已,感念宋重锦和王永珠的恩德,要知道,这请人修路,自然是七里墩的老少爷们的事,农闲的时候,多个这样的差事,那也是多一份收入啊。

    再者路修好了,大家出入不就方便了?

    要知道,每年都有因为雨雪路滑而失脚跌落山谷丢了性命的人。

    不说七里墩,就是这沿路的村庄,得知这个消息的,谁不念着宋重锦和王永珠的好?

    王家族里知道金壶要捐钱修宗祠,也是高兴的不行,尤其是金壶还许诺,修建好宗祠后,每年的维修费用,他也都包了。

    顿时王家族人,对金壶那是交口称赞,一时金壶的声望,在王家族人心里,仅次于宋重锦和王永珠了。

    王家族长接到信后,第一时间就召开了宗族大会,王永富和王永平自然也参加了。

    当众宣布了这事后,人人都夸王永富养出个好儿子,简直是王家之光。

    王永富却傻眼了,他没想到,金壶每年只给他和林氏一人十两银子,却拿出大笔银子来要修宗祠?

    这是啥意思?

    想说这不是他的意思,可看着族长还有族人热切的眼神,王永富再傻也知道,不能乱说话,不然只怕这族里都要对他有意见了。

    只憋得脸色通红,支支吾吾的支应着。

    倒是王永平十分高兴,觉得金壶在孩子出息了也不忘本,一高兴,也说自己捐二十两银子出来。

    王家族人托赖宋重锦和王永珠的福,如今大部分人家里都还算宽裕,加上有人带头,都是王家族人,这重修宗祠也是大事,说不得还会记在族里的族谱上。

    因此人人都非常踊跃,也说要捐点心意。

    王永富被架在了火上,倒是想不捐,可这话实在说不出口。

    也就只得憋屈的说,自家也出二十两。

    王家族长倒是劝他,说金壶已经捐了大头,他家就不用再捐了。

    王永富既然话都出口了,那里能收回?

    好不容易熬到了散了会,回到家,气了个半死。

    林氏那边也知道了消息,虽然也背地里嘀咕了几句,说什么这儿子白养了,对亲娘这么小气,给外人花起钱来倒是大方。

    可她也不敢当着人说,再一想反正自己每年十两银子不少,也就丢开手了。

    唯有王家大房,知道这个消息后,金罐也赶了回来,一家子对坐着,再傻也知道,这是金壶跟他们生分了,故意做给他们看的。

    那全氏才小心翼翼地提出来,是不是当初金壶真的遭到了难处?

    一语惊醒梦中人,王家大房父子三人这才明白过来,可是已经迟了。

    没过几日,村里也有些风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农女有田:娘子,很彪悍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