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螳螂拳秘籍(第2/3页)  螳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山数十里有一个村庄叫唐家泊,村中有个姓于的大户人家,姓于的大户人家祖上在外地开金矿发了财,从于进表这一代迁到此处居住,已历三世。于进表的儿子于可清,绰号‘草上飞’,为明朝的武将军,崇祯二年,与入侵腹地的后金军作战,殉国在保京战场。于可清有个儿子于孟禧,字乐吾,因在同辈十人中排行第七,故称于七。而于七的母亲戚颜君,乃名门之后,是戚继光的孙女。

    曾几何时,于家老爷娶了大将军戚继光的孙女为妻,可谓家业人丁俱旺,村里人很是羡慕。

    老爷夫人对于七尤为疼爱。这于七从小聪明伶俐但却不爱读书,整日舞枪弄棒。戚夫人本是将军家的女儿,有一身家传的功夫,见于七喜爱武功,便悉心教授戚家的通备拳。而于家祖上曾在太虚宫修炼过丘处机一派的道家功夫,作为家传用以健身强身和看家护院。于老爷也将于家的道家功夫传授给了于七。

    于七得了戚家和于家的功夫,潜心修炼,终于将二者熔为一炉,创出了独具特色的于家通备拳。小小年纪成为武林顶尖高手,于七在山东地界名声大振。崇祯三年,于七考中武举。于七颇有豪侠之风,仗义疏财,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英雄豪杰。后来,于七娶了当地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李俊梅,人称七嫂。数年后,于七的儿子于守宰c于守经相继出生。

    这年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于七打开院门准备到山上练功,猛然发现门外倒卧着一个衣衫破烂的叫花子,于七上前,摸了摸叫花子,发现还有气,忙招呼家人将叫花子抬进院里进行救治。

    叫花子十五六岁,只是冻饿所致,并没有大碍。于七看叫花子模样周正,便问了问他家里情况。小叫花子是个孤儿,从小讨饭为生,连个名字都没有。于七见他可怜,便把他留了下来,并取名于德福。从此,于德福就成了于七的仆人。天长日久,于德福也跟着于七学了一身好功夫。

    崇祯十六年,清兵从海上登陆山东半岛。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为。时值连年大旱,天灾兵祸,民不聊生。

    于七做梦也想不到,强大的明朝迅速土崩瓦解。面对清兵的暴行,于七选择了抗争。他与南方的抗清力量秘密联络,聚集力量准备在时机合适时举行反清起义。

    于七正在紧锣密鼓准备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事发生在离唐家泊不远的莱阳城。

    莱阳城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就是宝泉山庙会,此时春暖花开,人们出来看花c赏景c拜佛,祈求一年平平安安。于七的弟弟于九,也陪着妻子衣氏来了。衣氏出身大家闺秀,乃绝色佳人。不想一个叫宋彝秉的恶霸一眼就看上了衣氏,遂上前调戏。旁边的于九看他这副德行,当即把他打了个鼻青脸肿。于九没想到,这件事为于家招来了灭顶之灾。

    这个宋彝秉,人称“宋二阎王”。他虽是莱阳城著名文人宋琬的侄子,却是家族里的败类,整日吃喝嫖赌c无恶不作。调戏衣氏不成,反被于九痛揍,宋彝秉越想越气,决意报复。

    宋彝秉依仗父亲在清廷兵部为官,直接进京诬告:“于七在栖霞盖金銮殿c绣龙袍,准备反清复明当皇帝。”根基尚不稳定的清廷最听不得这样的消息,不管真假,直接派兵查封于家。

    清廷下旨,令登州府查抄。登州府急派镇将带兵役三百人,来到唐家泊村,将于七家团团包围。当时于七不在家,于九和于十正睡午觉。于七之妻李俊梅急忙叫醒于九和于十。兄弟二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带领家人将登州兵役打了个落花流水,狼狈逃回了登州府。为此,清廷决定发兵“征剿”于七。

    于七回家之后,知道惹下了灭顶之祸,遂决定起义反清。于七说:“清廷逼民造反,民不得不反;说我反清复明罪,是天赐我之荣誉。”

    为给于家留后,于七秘密安排长子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螳臂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