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23【交锋】(第2/5页)  重生野性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的请去进行两两对话。

    鉴于同属科技企业领军人物,同样以高票数当选风云人物,宋维扬被央视安排跟柳总对话……央妈的面子不能不给,今后还得求着人家给广告位呢。

    录制现场。

    白彦松居中,宋维扬在左,柳总坐于右。

    不管私下关系如何,基本风度还是要保持的。宋维扬跟柳总都面带微笑,非常热情的握手寒暄,甚至还互相恭维了几句。

    白彦松面对镜头,微笑道:“观众朋友们好……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两位中国高新科技企业的领军人物……”

    宋维扬和柳总各自面对镜头挥手,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

    白彦松又说了一番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突然问道:“柳总,你30年前在做什么?”

    柳总说:“我70年代就在研究所工作,刚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大家都希望做点工作。每天忙着看资料搞科研,心里痒痒得很,都想多学习新东西。”

    白彦松说:“那个时候条件很艰苦吧?”

    柳总道:“艰苦到难以想象的程度。我一家人住在12平米的车棚里,因为中科院计算所已经十多年不让盖房子了。我们全家还加上岳父岳母家,就住在12平米的车棚里,另外拿石棉瓦加盖了一些,总共16平米。你说这日子怎么过?所有家具都是折叠的,晚上把床拉出来,白天把床收回去。”

    “家里的小孩要买棉裤,需要提前几个月做预算,要辛苦节省半年才能凑出一条棉毛裤的钱。当时的物价很便宜,但工资也少。食物也很便宜,但有钱都买不到,需要凭票购买。我经历了中国30年的发展变化,非常珍惜现在的社会,我也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白彦松又望向宋维扬:“宋先生,30年前令尊已经开始创业了吧?”

    宋维扬说:“在改革开放之初,我父亲先是去参加高考。当时知青高考是有名额的,需要村里边开证明。我爸倒是忽悠村支开了证明,可惜最后没通过审查,因为我爷爷奶奶都有些历史遗留问题。他灰心丧气了一阵,就跟村里的年轻人搞酿酒作坊,跟我妈提着酒罐子一个村一个村的推销。”

    “当时还没搞土地联产承包,柳总说他家里困难,买吃的需要凭票。农民倒是不用凭票,但要计工分,每年分到的粮食都有定额,而且总是不够吃。农民分到精粮之后,第一时间就是背去城里卖掉,全部换成玉米等粗粮。玉米糊糊也是不够吃的,主食其实是红薯。食用油就更不够,三口之家,一斤菜籽油要吃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我爸也是心大,居然敢开酿酒作坊,那玩意儿的粮食消耗量大啊!我至今不知道他们怎么弄来的粮食去酿酒,但不管是什么方式,放在当时肯定是违法的。80年代我爸被抓去坐牢,绝对没冤枉他,不违法搞粮他拿空气酿酒?人家农民卖精粮买粗粮,都是有正规渠道的,不可能一次性买卖太多,量多了百分之百被怀疑投机倒把。”

    柳总笑道:“令尊很有商业头脑,在这种情况之下,肯定没有私人酿酒。只要他酿出的酒,比公家酿的酒稍微便宜,肯定不愁销路。”

    宋维扬点头说:“只搞了三年多的酿酒作坊,我父亲就把镇上的酿酒坊给吞了。也不能说吞并,因为那是一家乡镇级集体企业,我爸顶多能算长期承包。不但扩大了规模,还获得了合法身份,集体企业承包者。”

    白彦松说:“宋先生的父亲是乡镇企业家的典型代表,需要冲破各种政策限制,创业道路举步维艰。那柳总呢,你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听说你创办联想之前,曾经卖过旱冰鞋?”

    柳总会议说:“不是创办联想之前,而是之后。所长给我们20万元投资,这钱在当时很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重生野性时代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