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八章 匆匆三年(求订阅)(第2/3页)  纵横诸天的武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江南的其余地区,比如浙省和赣省抛开老远,论经济总量和活跃度,还有百姓的富裕程度,两省加起来都比不上苏省一家。

    这一切,都得益于松江府的大力开发,还有跟海外贸易量的陡增,源源不断的海外白银涌入苏省,又将苏省的特色货物通过海运卖到全世界,其中的利益之大可想而知。

    有外海的巨梁白银作为资本,整个苏省的经济腾飞轻松之极。

    官府手里有钱了,在大老爷的强力控制下,开启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修路铺桥还有建设完备的农田水利设施,撒出大量银钱雇佣了数以十万计的百姓做工之后,整个苏省的交通状况提升极大。

    有些繁华府县,修路铺桥甚至已经惠及了每一个村庄,使得整个苏省境内的物流速度以及交通速度陡然加快,为经济腾飞更加一把柴火。

    江南的经济中心,迅速从金陵和扬州等地,向松江府移动,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短短三年时间松江新城便已矗立于长江口。

    新建的码头停满来自南洋甚至西洋的海船,各种肤色的商人络绎不绝,苏省布政使衙门单单设卡收取入关费就收到手软,朝廷眼红这份收入迅速设立市舶司分走最大好处。

    一间间工坊犹如雨后春笋冒出,失去田地的百姓只要肯用功,混个温饱甚至更滋润的生活不成问题。

    海洋贸易的红火,又带动了造船和海外通商的兴盛,使得大量的苏省百姓有了其它的生活手段。

    总之,大老爷主政苏省的三年,是苏省发展最好最猛的时期,整个苏省的富饶几乎引得朝堂大佬还有各方势力纷纷插足,想要分一杯羹。

    大老爷全然不拒,不过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遵守他定下的规矩!

    其间,金陵甄家仗着贵太妃以及王爷外家的身份,想要占下苏省经济腾飞最大的那块蛋糕,结果却被大老爷整得满头包苦不堪言。

    别说捞到最大的好处了,甚至就连基本盘的江南织造都给丢了,可谓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京城的贵太妃和还没成年的王爷撑腰又如何,大老爷一点面子不给,甄家还不只能眼巴巴看着?

    有了甄家这个前例,其余势力自然知晓收敛,让大老爷省了不少精力。

    当然,其中少不得忠顺亲王和义忠郡王的帮衬。

    三年时间,苏省经济腾飞外海贸易火红,忠顺亲王的船队混在其中一点都不显眼,大量的精干人手远赴南海诸岛,在大老爷的暗中帮助下,已经成功于流球岛设立稳定中转站,同时还在吕宋立稳脚跟,凭借强悍的武力还有财力卖下一大块地方,建立了好几个大的种植园和农庄。

    有了明显成果,忠顺亲王的积极性更高,目前已经将手头半数实力,都悄然安排到江南数省,只等后续的人手聚齐便大肆向吕宋派遣人手抢占地盘。

    正好此时西洋某国也在打吕宋诸岛的主意,依仗船坚火器犀利压着岛上土人王国狠揍,忠顺亲王的人马都是好手,而且对军伍之事也十分熟悉,只是出手帮了几回已经回去了岛上土著王国的信任。

    之后的事情,就是增加人手慢慢提升亲王附属的实力,等到实力积蓄到一定程度,再一举拿下岛上土著王国。

    眼见封疆建国的希望大增,只要拿下整个吕宋地区,再有足够的中原百姓移民过去,忠顺亲王甚至透露等那时候直接出海建国,对于大齐境内的纷争越发没了兴趣。

    不仅是他有如此想法,就是手下一干心腹也都积极得很。

    尤其在吕宋地区发现大量露天铜矿,加上那里又气候温暖一年三熟,简直就是一块天然宝地,只要经营得当不说比得上江南的繁华,起码也不会比北地那些穷省差吧?

    一旦封藩建国成功,不管是忠顺亲王还是其手下心腹,将得到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纵横诸天的武者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