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2/4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是三硝基甲苯,这种原料主要从煤中提取出来苯和甲苯,然后进行硝化。

    因为毒性很大,所以朱瞻基也不会让蓝烟亲自试验。

    但是蓝烟制作出来的炸药,已经让整个化学研究院的人为之拜伏,成为了真正的权威。

    有蓝烟规划出来的方向,他们这些人并不怕毒性和危险,很快就通过试验,得到了样品。

    实验室阶段很容易,但是想要大量规模化生产,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化学研究院这边,通过手工得到制作tnt炸药的全套程序,每一个程序都需要设计相应的工序。

    而且,这些工序还要分开,每一道中间严格保密。

    最少在几十年之中,这一整套工艺绝对不会公开,更不会去申请什么专利。

    设计工序,其实就是整个工业时代发展的基础。

    一切应用普及化,都需要相应的工序,而工序就是科技应用的最合理手段。

    任何一项科技,从理论到试验,从试验到成果,从成果到普及,都需要相应的手段,这种手段,才是真正能改变世界的东西。

    就以tnt炸药的生产为例,首先需要煤焦油,煤焦油的提炼和生产,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

    其次需要对煤焦油进行硝化和硫化,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毒素,一点产品还能采用手工提炼,但是大规模的生产,就需要设计相应的安全手段。

    什么是安全的手段,那就是去人工化,封闭化,这就又涉及到了整个工业的蒸馏技术拓展。

    蒸馏技术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但是一直没有完整,或者说是更先进的改进技术。

    因为不管是篜酒,还是煮盐,都不要太封闭的环境。

    蒸汽机的发明,不仅仅是动力的提升,在蒸汽机的应用中,各种管道的设计,压力的测试,其实就是一种蒸馏的技术改进。

    把蒸馏技术应用到化学工业的生产,每一道工序就需要周密设计。

    从动力来源,到蒸馏封闭,每一步要想达到预想的效果,就需要研究院的人进行多番论证和试验。

    只有在他们这里实现了可能,这项技术才能推广,普及。

    这是因为有朱瞻基的存在,他可以毫无顾虑地直接点明科技的发展方向,加以应用。

    但是实际上,除了机械方面的技术是循序渐进。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化学技术的应用,绝大部分突破,都是由无数偶然组成的。

    哪怕到了后世,依旧是这样。

    化学研究院这里,为了筹备三酸两碱的生产,已经制定了多达百万字的笔记和工艺流程。

    看到这些省略到极点的文言文笔记,朱瞻基第一时间就大发雷霆,他今天不是来指导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脾气。

    蓝烟虽然贵为良娣,但是因为她不能直接跟外臣接触,所以与研究员们的沟通,都是通过手下的女官。

    她虽然是理科生,但是文言文也学的比朱瞻基强多了,两个人一个是学渣,一个是学霸。

    朱瞻基当然是前者,而蓝烟是后者。

    蓝烟是后妃,他就是有脾气也发不出来,大部分时候,只能起一个指导作用。

    她数次提出了科学研究需要用更详细的数据,更通俗的语句来记载,不应该追求文字的精炼,但是这些人置若罔闻。

    朱瞻基得到了这个消息后,也看到了这些人的记载。

    汉字的精炼,这是任何一种文字都比不上的。但是如果用在阐述工艺程序,记载数据上,就精炼的有些尖酸刻薄了。

    东方注重师徒的传序,而且喜欢讲究藏一手,更注重经验传授,而不是数据。

    在蓝烟的要求下,他们勉强在记录里面加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