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零九章 报纸(第2/5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官,文官制约內监,內监又制约武将。

    在明初的这个时期,前几任皇帝就是通过这种平衡来维持平衡,让皇帝的权威得到最大的体现。

    但是,这种制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在很多时候,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制约,这就主要看皇帝的手腕如何。

    朱瞻基如果只是想要保持稳定,那么他完全可以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要维护好三个系统之间的平衡就好了。

    但是他想改革,他想要让军队对外征伐,想要文官们依靠专业治国,想要內监和直属系统形成更严密的监控。

    那么他就必须要进行改变。

    任何改变都会破坏三者之间的平衡,所以这种改变的调整,在小心翼翼之余,必须要让所有人明白他改革的决心和方向。

    更要让这三个系统之外的全国老百姓,成为皇室的第三只眼。

    封建时代的老百姓是不受重视的,他们没有任何的权利,只是被剥削的阶级。

    但是这个阶级如果利用起来,哪怕只是利用一部分,能够发挥的作用一点也不小。

    这就需要舆论的引导和宣传了,所以成本哪怕再高,朱瞻基都要把报纸办起来。

    邸报是这个时代的官员信息渠道,那么办报纸的目的,就是形成一个全国老百姓都知道的信息渠道。

    这个信息渠道还只能由皇室控制,任何人不能插手。

    只有有利于统治的消息,只有有利于朱瞻基的消息才能发表,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干涉。

    在这样的思维下,朱有炖这个掌管天下文学,刊物出版的礼部郎中,就被朱瞻基推上了风口浪尖。

    朱瞻基用他,不是因为他的礼部郎中身份,而是他的皇室成员身份。

    身为朱家宗室,他几乎不可能背叛朱家,站在文臣,或者武将的一边。

    在朱瞻基的安排下,他夏天就从礼部去职,开始组建大明皇家报。

    除了少数礼部官员,这个报社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由锦衣卫,內监咨情司,还有通政司组成的内容部。

    这个部门主要负责报纸的内容采集,编撰。朝廷的政令,各地的官员贪腐案件,还有朝廷的改革方向,都会通过这个部门搜集。

    还有一个就是由內监印绶监,工部,内库组成的发展部。

    这个部门不管内容,负责纸张制作,印刷,广告,还有销售。

    內监和工部现在是朝廷两个来钱的大部门,他们生产的产品销售全国。可以说,广告根本不需要去找客户,他们自己的产品广告就能养活这家报纸。

    朱瞻基原本是想直接成立宣传部的,但是在考虑了一番之后,还是只成立了一个邸报司,归属皇室主管。

    因为他现在不是真正的皇帝,想要进行执政改革,做事容易,但是进行改制,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何况,一家报社已经能够暂时满足朱瞻基的需要,至于什么名号,关系并不大。

    朱有炖担任了邸报司的郎中,朱瞻基将礼部的一些关于出版方面的职权也划归到了这个新的部门。

    而报社的总编由解缙,胡俨他们这些内阁大学士担任,报纸上除了广告之外的任何版面,都需要通过他们的同意才能刊印。

    在印绶监大太监金阔主持下,內监在应天府,北平行在,杭州府,福州府,西安府,益州府,洛阳府,武昌府,南昌府,长沙府,肇庆府,一共设立了十一个印坊。

    这些印坊将会在应天府的报纸版面确定下来以后,通过通政司的驿站系统,以最快的速度拿到同样的排版,其后刊印。

    一开始,朱瞻基并没有想要做成日报,而是半月刊,也就是每半个月印刷一次报纸。

    至于时效性,暂时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