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 纠纷(第2/4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人这样的事情,就显得比较蹊跷。

    孙林递给了朱瞻基一份折子,说道:“主要还是因为殿下的金银禁运令,那赵诚因为拦关设卡,拦到了方宾家人转运的金银,起了贪心,却没有想到碰到了硬茬。”

    朱瞻基接过了奏折,冷笑道:“硬茬呵呵”

    丹徒县。谏壁镇。

    这里是镇江府三大古镇之一,其繁华甚至超过了丹徒县城,能与府城媲美。

    因为这里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交叉口,也是大明商品东西中转,南北中转的一个重要关卡。

    不仅转运司在这里有大片的仓库,卫所军,巡检司,在这里都有衙门,控制无数的商品中转。

    两年前,发展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在这里开设了分行,更是带动了这里的经济发展,贸易发展非常旺盛。

    如今的大明,凡是要跟官府进行合作的项目,包括与內监进行的交易,都要通过银行来交易,也让银行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民间。

    商户们没有办法,也只能到银行开设账户,虽然不会往里面存太多的银子,但是已经接受了银行的存在。

    而民间百姓对银行的信用依旧没有太多的信任,也不敢把银子存进银行。

    但是,在遇到需要带银子出门的时候,也会选择将金银存进银行,领取一张金银票,然后到了目的地再取出来。

    丹徒巡检司码头上,大约三十个壮汉一个个手握钢刀,站在两艘船上,看着远处那些转运司的狗腿子,一个个脸色平静。

    但是,领头的方宝,这个时候却神情恍惚,向着一个身穿军服,披着白色披风的将领哀求。“指挥使大人,我方家这次的确是做的冒失了,不过还请指挥使大人看在我家老爷的份上,护我方家周全。待我家老爷从西北回信,必有重谢!”

    自从朱瞻基接手了海军,海军的着装虽然跟陆军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将领的披风全部改成了白色主色调。

    外人一看,就能分出是海军还是陆军。

    自朱瞻基决意在全国设置关卡,杜绝大额金银转运,镇江水寨就由指挥使万涛亲自率军,坐镇谏壁镇。

    海军士兵并不参与直接的设卡查验,但是不管哪个衙门查验货物,海军都会派人插手,负责监督。

    有他们的监督,各个衙门都不敢敷衍了事。

    不过,因为上层的各种扯皮,目前的查验工作还没有能进入正轨。

    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关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全国性的总动员。

    哪怕朱瞻基身为监国太孙,没有大臣们的配合,他想做什么事,也都有心无力。

    不管是户部,兵部,还是各地的巡检司,提刑按察司,地方官府,想要全面配合,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如今兵部无人主事,吏部蹇义消极怠工,只有户部,在朱瞻基开设一家新银行的诱惑下,算是勉强通过了朱瞻基的号令。

    但是朱瞻基也不急,因为这件事不在乎一朝一夕,需要的长久的延续政策,晚几日也没有关系。

    他手里控制了海军,现在通过陈瑄又控制了漕运司,对长江沿岸,淮河,运河沿岸都有绝对的控制力,所以在大臣没有反对之后,先在这些地方开始设置关卡。

    万涛虽然也是太孙亲军第一海军舰队的将领,但是他是镇江水寨指挥使,几年来,还没有能跟朱瞻基见面的机会。

    他很清楚,自己虽然身为太孙亲军,但是如果没有战事,他就很难获得面圣的机会。

    这次亲自来谏壁镇,他就有心闹出一点事情来,希望能惊动到殿下。

    只是他刚到谏壁镇,还没有站稳脚跟,现在就出了这样一件事,让他一时之间也猝不及防。

    都转运使司只负责批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