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尘埃落定(第2/5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兵官”

    “兹命兵部尚书黄福为北路军后营总兵官”

    “兹命御马监太监孟骥为北路军监军”

    “兹命隆平侯张信为南路军前营总兵官”

    “兹命忠武侯刘江为南路军水师总兵官”

    “兹命驸马都尉沐昕为南路军前营提督”

    “兹命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张昶为京军提督”

    朱瞻基楞了一下,没有想到朱棣竟然把自己的舅舅给调了出去,还委以如此重任。

    这应该是在防范自己少不更事,手里有了权力就大力排除异己吧。

    “兹命福安子黄渊为南路军后军总兵官”

    如果说任命张昶为京军提督还让人能想的通,任命还不到三十岁的黄渊为后营总兵官,这个任命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

    不说他一个子爵就骑在了许多侯爵,伯爵的头上,就是他的年纪也让人惊讶不已。

    不少大臣都把惊诧的目光看向了内阁首辅杨荣,在内阁之中,即使杨荣不得重用,也还有一个精通军务的金幼孜啊。

    为何这两人都不使用,偏偏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黄渊?

    这黄福,黄渊父子,一文一武,却分别担任南北两路大军的后营总兵官,这可是满朝文武都从来没有过的荣耀。

    黔国公沐晟数次上书,想要为朱棣前锋,参与西征,朱棣都没有同意,就是怕他功大盖主,赏无可赏。

    现在黄家父子却受到如此重用,实在让人意外。

    但是杨荣,金幼孜两人都面带微笑,丝毫没有被朱棣抛弃的失落感。众人很快就明白了过来,这两人是被朱棣留下来辅佐太孙的了。

    除了南北两路大军的总兵和提督,还有数十伯爵分别率领各部,担任了指挥使一职。

    这次出兵,仅仅南路军陆军就有京卫三十四个,加上神机营三万火枪手,一万炮兵,计十五万余人。

    另从南部卫所抽调山地兵力共计五万人,凑足二十万大军。

    除此之外,海军,內监抽调船只一千两百余艘,将士近十万人。

    不过海军这次不会参与战事,主要负责后勤和运输。所以海军抽调人员基本没有战斗人员,主要是以操舟,伙头军为主。

    除此之外,大明各属国除了各国王子一律随军,每国还要派出使节。

    这是大明为了炫耀自己的武力,所以不允许任何一国推辞。

    而朱高炽虽然没有能够直接率军,却被朱棣留在了中军大帐,伺候左右,只要他这次不胡来,想必回来的时候,就会重新恢复王位。

    南路军虽然大多都是精锐,但是朱瞻基并不担心朱高煦能抢夺军权。

    且不说各家勋贵的家人都在大明境内,他们来回都要通过朱瞻基的海军才能回来。哪怕朱棣出现了意外,朱瞻基也不相信朱高煦能把人心都拉拢过去。

    当然,必要的防范还是要有的。

    朱瞻基已经通过黄渊,将自己的命令传达了下去,要求各军的羽林卫学士兵,密切注意各军局势。

    除了这些人大明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那就是这个世界第一支“空军”。

    自永乐十四年,朱瞻基将滑翔翼研发出来,朱棣迅速认识到了滑翔翼在军事方面的作用。

    等朱瞻基回来的时候,三年过去了,大明的军队里面几乎每一卫都有了空军侦查能力。

    虽然滑翔翼的侦查能力有限,受天气气候影响也很大。但是在这个各种活动范围小的可怜的古代,几十里路要走一天的时代,滑翔翼却是真正的黑科技。

    各军卫都直接派了将士到下马桥农庄学习驾驶滑翔翼,然后传播了开来。

    但是传播开并不意味这公开,滑翔翼一直是大明军中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