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得与失(第3/5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赵羾这才躬身长揖道:“殿下英明。”

    话虽然这样说,但是他的神情难免有些抑郁,朱瞻基的这种防范,让他明确感受到他对文臣的不信任。

    朱瞻基又说道:“当然,随着制度的逐渐完善,以后会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对朝廷事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但是绝不能是如今朝廷的大臣们。”

    赵羾这才明白了过来,问道:“殿下,以后是不是各部的自主权利更大?而议会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朱瞻基笑了笑,却不回答了,而是说道:“以后的事情,现在谁也说不准啊!”

    赵羾看着朱瞻基那张还很年轻的脸,心中荡起了巨大的波澜。到底是谁说这个殿下不学无术!

    如此博大的胸怀,宽阔的眼界,就是自己这个老臣应付起来也不敢又丝毫大意。

    而被一帮文臣捧上天际的太子,却也不过是一个进士之才而已,跟普通的国子监生们没有多大差别。

    他能跟这个老辣的一点也不像个年轻人的太孙比吗?不能!

    也难怪陛下对这个太孙宠信有加,任他为所欲为,这才是真正的一代明君啊!

    朱瞻基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但是已经在他的心里构划出了一个未来的大致框架,让他知道了未来更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

    这个时候,他才诚心地躬身道:“臣受教了!”

    杨荣却丝毫不意外,在叫道太孙的两年间,他已经见识到了这个太孙坚定的性格和层出不穷的偏门见解。

    虽然许多见解他认为是歪门邪道,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些见解虽然偏离了春秋大义,却不能说是错误的。

    要不是这个太孙的理论知识还有些薄弱,他丝毫不怀疑他能创造出一门新学科。

    因为这个原因,他只是担任了两年的教谕,就自动请辞。

    因为无以相教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这一块竞争不赢从小就教导太孙,并且比他名声更响,学问更高的解缙。

    帝师虽然能有很多个,但是只有一个才是被人公认的帝师。

    解缙已经占了这个位置,那他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内阁这里好好发展。

    朱棣这个时候笑道:“赵爱卿无需捧着他,这个小子无法无天,以后还需要你跟杨爱卿这样的大臣,用心辅佐。入席吧!”

    朱棣刚才关心则乱,见朱瞻基还有心思跟赵羾辩论,他就明白过来,朱瞻基肯定是有了安排,所以这个时候也不急了。

    待众人坐定,内侍们很快就端出了各式佳肴,每个人的面前都摆了九菜一汤。

    君臣相处的场合,讲究食不语,几人很快就吃完,漱了口,朱棣这才又问起了朱瞻基的应对之策。

    朱瞻基已经让司礼监去羁押马琪,让海军护送锦衣卫和刑部去查案,并且准备清查海军,这让朱棣都点了点头。

    他唯一补充的就是给山东各级內监监军传了旨意,让各级监军控制好军队,省得有将领参与进了这件案子,会狗急跳墙,玉石俱焚。

    而通过他来给刑部下旨,也让刑部派人变的更天经地义。

    将这些事情都处理好了,朱瞻基与赵羾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探讨,两人也加深了了解。

    这也是朱棣今天喊朱瞻基的目的,他要留下来监国,应天府尹这个位置上的人,跟朱瞻基就必须建立足够的了解和联系。

    朱瞻基能想到这一点,朱棣当然不会想不到。

    只有赵羾有些诧异,有些不明白朱棣为何毫无顾虑地让自己跟朱瞻基亲近。

    杨荣作为一个关系亲近的近臣,其实已经猜到了朱棣的计划。

    西征帖木儿国不比北征蒙元,北征蒙元,除了事,大军最多两三个月就能回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