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2/5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也能看出来他是个人才。

    而通过其他渠道对他的了解,朱瞻基确定了这是一个值得扶持的对象。

    只要有了朱瞻基的扶持,两年的时间,让他打下整个棉兰老岛都很有可能。

    当然,朱瞻基不会给他提供火枪,他毕竟不是大明人,还要长久观察一段时间。

    但是像大明淘汰下来的钢刀,铁矛这些武器,在南洋群岛,已经算是比较先进的武器了。

    他们这里,除了领导级别的才能配阿拉伯弯刀,大明的铁刀,士兵们基本都是青铜和黄铜的武器。

    虽然青铜和黄铜更加贵重,但是作为杀人的武器来说,就不够看了。

    但是这些南洋小国也没有办法,他们有无数的金矿铜矿,锡矿,但是就是没有大铁矿和煤矿。

    即便是有铁矿和煤矿,他们的钢铁冶炼技术也远不足融化钢铁,只能通过进口来得到铁器。

    不管是刀剑,还是长矛,甚至包括切菜的菜刀,匕首,镰刀,他们都需要进口。

    朱瞻基当然知道在苏门答腊岛,在婆罗洲就有铁矿和煤矿,但是他不会告诉这些人的。

    确定下来了要扶持的人选,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派人出面拉拢。

    这件事最合适的人选是黄渊,但是面对自己人黄渊出面合适。面对他“国”的一个王子,黄渊的职位还是有点低了。

    要是这个督马含不知道黄渊的前途远大,看到大明派一个小官员跟他谈,还以为朱瞻基看不起他呢。

    内侍这边,不管是王景弘还是金阔级别都足够了。但是他们是内侍,又不像郑和一样得到皇帝授权,有通使之权,让他们这些内侍出面,只会让文臣们抓住把柄,吃不了兜着走。

    但是文官首领,礼部右尚书金纯这个老家伙朱瞻基一直摸不透底,他对朱瞻基的任何命令都执行的很好,从来不拖后腿,但是总喜欢问的一清二楚,什么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像在吕宋岛设立吕宋府,封许柴佬为吕宋府知府,然后委任官员辅佐许柴佬将官府的管理框架支起来。没有他的帮助,根本不可能几天之内就把一切工作都安排好。

    而许柴佬得到老家伙的帮助,把自己手头上的人力物力都告诉了他,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他就把许柴佬手底下的几千人,按照不同的能力,分派了各项工作。

    然后又从随行的文人里面,挑选了二十多人,将府衙的职能担当起来,有经过三天的观察,调整,就把一切都弄得理理顺顺。

    这随便换一个人,都不可能有他做的好,包括朱瞻基自己都不行。

    许柴佬这件事好歹一开始就有定论,朱瞻基说服了朱棣,朱棣也不在乎在海外封一个实权知府。

    朱棣同意了,吏部这里肯定就没有障碍。官袍是现成的,官印刻一个就好了。

    金纯对这种既定事实的事情当然不会反对,所以用心做事。

    但是笼络督马含这件事是朱瞻基的个人行为,想要金纯帮忙,就必须要把一切前因后果都告诉他。而朱瞻基并不想在他面前留下一个工于心计的印象,而且扶持一家,挑起战争,金纯这个老顽固也不一定会同意。

    考虑了一番,朱瞻基决定让解缙来办这件事。

    解缙现在虽然官职不显,但是要说大明朝在境外比较有名的名人里面,他最少要排在前十。

    他是大明朝有名的大才子,许多外国的百姓,不知道吏部尚书是谁,但是绝对听过解缙的大名。

    而且他也是朱瞻基一直都“尊敬”的老师,以后朱瞻基当了皇帝,他可就是帝师。

    只要知道他大名的人都知道,他现在官职不显,是朱棣故意压制,留到以后辅佐朱瞻基的。

    等朱瞻基登基,即使不可能直接担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