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零章 新气象(第2/5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他。但是太祖登基后,苏州也受了五十多年的惩治,天下首富之地,如今却民不聊生”

    朱瞻基笑道:“民不聊生倒不至于吧,虽然百姓困苦了些,但是苏州府的商业倒是发展的不错。自刘麟上任,如今在苏州府兴建女普济堂一座,惠安堂一座,育婴堂一座,济善堂一座,桑敬堂一座,这些可都是商户捐银五万余筹建的。”

    马致德显然不知道朱瞻基竟然对苏州的了解这么清楚,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只能喏喏到:“刘麟府尊还是做了一些实事的。”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我知道,不过你就不要掺和太多,我心里有数。凹透镜和三棱镜能够量产了吗?”

    相比凸透镜来说,凹透镜的制作更加麻烦,也更难以制作出合格的产品。

    凸透镜利用玻璃溶液的凝固,就能形成相应的溶模,经过简单打磨就能成型。

    但是凹透镜必须制作相应的圈模,让溶液拉伸。而在溶模不标准的情况下,打磨完全要依靠师傅的经验,所以制作更加困难。

    至于三棱镜,虽然是三角的,但是三个面都是平面,只要有了模具,打磨更加简单。

    随着技术的推进,特别是三棱镜的应用,如今望远镜的倍数已经可以达到更高。

    就在朱瞻基凯旋回来之前,司天监就在钟山北麓的紫金山,兴建了一座观天台,利用超过一百倍的望远镜,来观察星空。

    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其实一样,都是要把物体变大,只是两者的研究方向又不一致,一个的距离的拉近,一个是物体的无限变大。

    用最简单的区分就是,显微镜就是复合型的望远镜。

    朱瞻基只知道这些皮毛,具体的原理是不懂的,但是有了他的这些引导,马致德已经制造出了一台固定式的可放大四百倍左右的显微镜。

    这样的显微镜已经能够清楚地看到人体上的细菌,下马桥的医学研究院和太医院,如今为了争夺显微镜的使用权,经常就闹一些嘴官司。

    不过,因为镜片的难以打磨,如今第二台显微镜还没有制作出来。

    询问了一番显微镜的制作进度,朱瞻基说道:“不管是显微镜,还是望远镜,如今除了需要制作出来,更需要确立制作的标准和使用的标准,这一点还望德翁多费一些心。”

    虽然他也算是朱瞻基的老丈人,但是朱瞻基是不可能喊他岳父的,一声德翁就已经是尊称了。

    马致德应了下来,朱瞻基这才又说道:“既然刘麟夫人也来了别院,今晚就一起留下吃饭,住一晚,明日与我一同回京。”

    马致德明白,这是朱瞻基给他面子。否则的话,一个四品知府的夫人,是不可能跟朱瞻基一起吃饭的,更别说留宿他的皇家别院了。

    而这样一来,也代表了朱瞻基对刘麟的抬举,这会让他这个今年才上任的苏州知府,压力小了许多。

    要知道他的上任,原任莱州知府的董熹,就是因为朝中无人支持,想要以强硬手段征收欠税,导致民愤四起,刚上任一年就被贬谛到了云南。

    朱瞻基对刘麟所知不多,知道的也只是资料上的一些情况,出身饶州贫困家庭,为官小心谨慎,能知民苦,行事方正,却也有章法。

    在担任都察院担任四川巡按之时,着实办了几件实事,才一路青云,成为了苏州知府。

    不过在朱瞻基的心里,能做实事,愿意为民做事的官员,就是好官。所以今日老丈人出面了,他也不介意间接地支持一下他,让他压力不那么大。

    刘麟夫人是个四旬左右的妇人,没有知府夫人的气派,倒是像个普通的民妇。她带的两个小丫鬟也是一派朴素,见了朱瞻基哆哆嗦嗦,没一点大家气派。

    款待她们了一顿晚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