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八一章 一触即发(第3/4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身上。”

    他做了一个深呼吸说道:“我们的身体外面有空气,内部也有空气,所以习惯这个环境。到了水里就活不下去,而水里的鱼到了岸上也活不下去。”

    众人还是没有理会到朱瞻基想要表达什么,但是朱瞻基也不急,等所有人都仔细观察了这个瓶子后。他才又说道:“这个试验告诉我们,能够燃烧的空气大约占了五分之一的比例,这一部分空气还有没有其他作用我们暂时不得知,但是如果有人能够找到方法,分离这一部分空气,并且将这种空气注入炼钢炉,会有什么反应呢?”

    这一下,所有人都明白了过来,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朱瞻基不曾妄想这个时候就能分解出纯氧,但是只要能得到百分之五十的氧气,就能让炼钢炉的温度最少增加两百度以上。

    在这方面朱瞻基是完全不了解,他只能寄希望这样的试验,能吸引更多的人的兴趣,让他们在这方面开拓思路。

    化学试验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无人接触,因为所有人关注的都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

    加上这个国家一千多年来崇儒抑工,连格物都是奇技淫巧,更别说这门学科了。

    要不是油墨,印染,还有道士炼丹会应用到这方面的知识。整个大明数千万人,想要找出几个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人的人都很难。

    朱瞻基不可能快速地改变社会风气,他只能用自己的爱好来影响身边的人。

    马迪就是这样一个种子,这种有趣的试验,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探索大自然中间的未知。

    一千两百度的温度,虽然不能完全融化钢水,但是已经能够炼造钢铁了,提升炉温的追求虽然迫切,但是也不急在一时。

    只有更多的人对整个行业有了兴趣,这些基础知识的普及才能更容易。

    他突然蹦出来了一个念头,在这次出征之前,编撰一本大明版的儿童科普读物出来,名字就叫十万个为什么。

    越想他也越是觉得应该,不过如果想要合理一点,,这段时间有些太紧了,还是先让孙林他们先多搜集一点素材,然后等自己回来的时候再择选。

    马迪这个时候又变成了香馍馍,被一大群人围在中间询问着各种关于压力方面的知识。

    他也不怯场,有一说一。因为年纪小,获得了不少人的赞誉。

    做完了一次试验还不够,其他人又在准备第二次试验,想要再次测试一遍,看看结果会不会一样。

    还有人询问那个关于大气压的测试试验是什么样的,不过因为没有做出符合朱瞻基要求的铁球,这个试验暂时还不能实施。

    当他们看到两个半圆的铁球合在一起,抽出空气,就会变得难以分开的时候,想必会对压力的认识有更充分的认识。

    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紧接着,一位朱瞻基认识的司礼监少监孟良大声叫道:“殿下,陛下急招,请殿下到谨身殿议事!”

    众人纷纷停下了议论,看着朱瞻基。朱瞻基向门口走了两步,就看到孟良已经跑了进来。

    他跪在地上,手里举着朱棣书房的一支御笔说道:“陛下御诏,着太孙殿下谨身殿议事。”

    “发生何事?”

    孟良四周看了一眼,却没有说话。朱瞻基也知道自己问的冒失了,这里上百工部吏员,他怎么能将谨身殿发生什么事说出来。

    他回头吩咐道:“所有人等,若有意此等试验,只要理由合适,孤都会发放研究资金,以供研究。陈郎中,任何人有志研究,皆不可阻拦,汇报于孤。孤不怕你们花银子,只怕银子花不出去。”

    “是,臣等遵命。”

    出了院子,趁着李亮他们去牵马,朱瞻基才又问道:“发生何事?”

    “两件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