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六六章 矛盾(第2/4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没有太大区别,关键就是压力表的制造

    但是压力表的制造,朱瞻基就完全没有一点概念了。而没有压力表,锅炉的燃烧没有一个标准刻度,就容易爆炸。

    在朱瞻基汇报完毕之后,立功的易信,朱真,黄渊等一众海军将领,都受到了朝廷的表彰。

    朱真率领第三舰队,完成了对东瀛和朝鲜的封锁,截获东瀛向济州岛输送的物资两船,在封锁对马岛期间,又截获物资七艘船,并且在两次会战期间,杀敌三千有余,抓获四千有余。

    因此,朱真获封瀛洲伯,在瀛洲获封地一千顷,并着力开发瀛洲。

    现在的瀛洲,就是后世的台湾,那里如今还是土著人的天下,瘴气横行,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人居住。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能获得一千顷的土地,远超内地受封伯爵的几百亩免税土地。

    即便是如此,朱真也激动不已,强忍着才没有流下眼泪。

    从一介白身,直接封伯,从今以后,他的家族命运就将彻底改变。

    而易信率领的第二舰队,因为和朱瞻基率领的第一舰队在西线,虽然杀死的人更多,抓获的人也更多,但是封赏的时候考虑到朱瞻基和郑和的影响,所以略逊于朱真。

    即便是如此,易信也获封中连伯,受封地是被朱棣将对马岛改名叫中连岛的那个岛屿,并且着易信的第二舰队在岛上建立第二舰队的水师基地。

    第三个获得封伯的是率领一万三千人在济州岛封锁倭寇的唐敬,他治军严整,行军有度,征战有方,受封济州伯。

    不过济州岛星主高乙德还没有与大明完成主权交接,所以他的封地暂时只能挂账,待与高乙德谈好了济州岛投明的条件,才会给他三百顷土地。

    最后一个获得封伯的就是朱瞻基的羽林卫指挥佥事赵永亮。

    虽然羽林卫刚刚换装火器,但是训练有度,临阵不乱,在济州岛和对马岛都取得了超出所有人期待的好成绩。

    所以赵永亮不仅受封家乡的广成伯,受封五百亩土地,还直接顶替了年老的何福,担任了羽林左右卫的指挥使,受命为整个羽林卫换装火器。

    如今,朝廷各位大员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特别是如今的水力机床可以直接打磨枪管以后,火铳的炸膛现象也几乎消失,火器就变的更好用了。

    现在的两军交战,根本不需要跟敌人接阵,就能直接用火器将对方击败。特别是这次在济州岛,羽林卫除了几个倒霉蛋自己熏伤了眼睛,扭到了脚踝,竟然无一伤亡,更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从北平专程赶回来的柳升如今就驻守在了工部的作坊里,每天出来五百根左右的枪管,都被他一一截下,想要全部给他的神机营换装。

    除了他们四人,其他受封子爵和男爵的将士也有不少。在朱瞻基的劝说下,朱棣不仅没有取消子爵和男爵的授爵,还准备像朱瞻基说的那样,搞一个终身爵士的级别出来,为这个蒸蒸日上的帝国补充更多的新鲜血液。

    但是,这次率军出征的副主帅郑和的封赏,却一直没有确定下来。

    虽然朱瞻基想要把他剔除内臣的行列,直接要到海军来,朱棣也答应了下来,却坚决不肯为他封爵,甚至不允许他挂海军都督的职衔。

    从明朝立国开始,内臣与外臣有严格的界限。

    武将负责战争,文臣负责管理国家,内臣负责铸币,经济,海关等一系列管理。

    内臣虽然是臣,也有相应的级别,但是因为是皇室的家臣,所以地位虽然高,自身却不能发展任何势力。

    朱棣不是不相信郑和的能力,他只是担心,开了这个先例,会导致一系列矛盾出现。

    哪怕郑和这次的立功最少也可以封伯,甚至朱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