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四二章 大婚(摇摇摇头盟主加更5)(第2/3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礼的正婚使是朱瞻基的大舅舅张昶,副婚使是礼部侍郎吕震。

    前往蓝烟家送聘礼的正婚使是二舅舅张升,而前往胡善祥家送聘礼的是定国公徐景昌,两位副使分别是礼部左右侍郎。

    虽然只是一个仪式,但是举行的隆重无比。

    太孙妃孙氏其父孙忠被封为会昌伯,授中军都督佥事,赏地八十倾。

    良娣胡氏其父胡荣官光禄卿、骠骑将军,中军都督府佥事,赏地五十倾。

    良娣蓝氏因父母双亡,恩典就赏给了两个弟弟。大弟蓝炬受封辅国中尉,二弟蓝烁受封奉国中尉。虽然只是最低级别的爵位,但是好歹脱离了民的身份。

    而且因他们家族无依,所以在京城不远的溧水,赏地一百倾。

    纳徵之后,朱瞻基的婚礼就越发变的紧锣密鼓起来。按照惯例,朱瞻基也自己花钱,在京城请了数十个戏班子,在各街坊的公共戏台,唱一个月的大戏。

    这也算是另一个版本的与民同乐,反正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太孙要大婚了。

    而在皇宫三大殿与兴庆宫之间的空地处,也搭建了一个大型礼台,方便宗室和勋贵,以及各位大臣们观礼。

    婚礼前一日,朱瞻基照例要沐浴净身,祭拜太庙,天地坛。

    到了十月初十这一日,天还未亮的时候,宫中的太监就开始忙碌了起来。他们准备在婚礼举办的地点设置御座,制案,节案,卤薄,彩舆等等。

    礼部的官员还需要负责把各地方官员,各国使节送来的礼物摆放举行婚礼的大殿台阶上面,让人人都能看得见。

    天明的时分,朱棣穿戴好冕服在奉天殿上座,文武官员需要穿戴朝服来行礼。

    朱瞻基也身穿皇太孙冕服,向朱棣三拜九叩,随后向朱高炽三拜九叩。今日不仅朱瞻基能进奉天殿,就连昭懿贵妃和太子妃张氏,也都有赐座,接受朱瞻基的跪拜。

    迎娶的工作是由纳徵时的正副使来担任,正副使需要先向皇帝叩拜四次,向太子叩拜三次,向朱瞻基叩拜一次。也不知道这样的讲究究竟是有什么典故。

    然后他们就拿上制案,节案,从大殿中门出,彩礼紧随其后。

    此时,传制官需要告诉正副使迎接的工作“兹选某官某女为太孙妃,命卿等持节行纳采问名礼”,正副使需要举着制案和节案从奉天门出发。

    到了奉天门的时候,还需要把制案和节案放到迎娶太孙妃的彩舆中。然后褪去朝服,乘马而行,带着鼓乐部队从大明门出发,一直奔赴迎娶的官员家去。

    午时之前,迎亲使会首先带着太孙妃孙娴回来,朱瞻基在午门与奉天殿之间的奉天门处迎接。

    然后,才是另外两个良娣抵达,两人不分大小,同时入宫,然后安排在孙娴的身后。

    奉天殿前的婚礼现场,朱棣高高在上,接受朱瞻基带着三女的跪拜。然后主婚官礼部尚书吕震宣读祝婚词。

    什么“朕承天序,钦绍鸿图。经国之道,正家为本。夫妇之伦,乾坤之义”读了一大篇。宣读完毕之后,还需要念一遍三女家的贺表,随后送到司礼监去复命。

    现在只是走完了国家层面的仪式,太孙结婚是国事,也是家事,在奉天殿举行完仪式之后,才是真正的婚礼。

    迎娶的正副使在这一步的工作结束后,接下来的工作交由内官来处理。首先达到皇宫的“太孙妃”,要到奉天门宣读制谕,然后行奉迎大礼。

    加封的礼仪需要由女官将六龙两凤冠佩戴于太孙妃,然后内官需要在坤宁宫中堂设置仪仗队,中堂之下要设置女乐鼓匠。

    太孙妃穿戴完毕之后,与朱瞻基一起,先在香案前拜四次,然后由宣册官宣读加封诏命。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朱瞻基带领三女在宣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