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三五章 对儒家态度(第2/3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催。

    他是教导朱瞻基时间最长时间的老师,自然也就成为朱瞻基树立起来的标杆,这个标杆是他朱瞻基对儒家的态度最好的掩饰。

    对于儒家,朱瞻基其实并无偏见。只是如今的儒家的地位太高,让其他学术都变成了歪门邪道,这就不利于一个庞大帝国的发展了。

    因为儒家不是万能的,他们自身的局限性很大,儒家膨胀的太厉害,对整个大明百害无一利。

    再说了,现在已经有一个完全被儒家拉拢的太子朱高炽了,他朱瞻基就根本不去凑这个热闹。

    但是别人会说,会议论啊。你这个太孙如果对儒家根本不亲近,又怎么让儒家来支持你呢?

    不管怎么说,如今的儒家还是名门正宗,而且如今朝廷内外的文官们大都还是一些在水准之上的优秀人才。

    现在可不是朝纪败坏,人心向背的明末,现在的文人们都还是有气节,有底线的。

    像如今二杨(杨士奇还未正式崛起),蹇义,夏原吉,黄福这些人可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官,在历史上都是大有名气。

    就连朱瞻基原本没有听说过名字的宋礼,吴中等人,无一不是心怀万民,具有抢了奉献注意精神的好官。

    朱瞻基绝对不是反对儒家,他只是反对儒家的势力太膨胀,导致失去平衡,所以才想一开始就加以限制。

    当然,这不能直接表露出来,所以朱瞻基现在只是扶持其他的利益团体。

    他想用工业区,研究院,打造一批新的利益团体。把务实的儒家和务虚的儒家分开,分裂儒家的那些务虚的嘴炮,这样一来,他们就容易对付的多了。

    进入了八月,天气也渐凉了起来,特别是一早一晚,已经需要加衣了。

    朱瞻基一大早在兴庆宫内奔跑腾挪,将自己折腾了一身汗,又美美地泡了一个澡,这才让孟氏负责穿衣。

    孟氏是原本的冬雪,现在成为了正式的良媛,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四个女人没羞没臊地同时伺候他。

    现在几个女人都是轮流一天来伺候他身边的事,遇到来了月事,就不能近了朱瞻基的身。

    身为太孙,朱瞻基的一些生活技能几乎已经退化完了。现在他洗漱打扮,穿衣梳头,全都有人伺候,如果他想要自己做,那才是坏了规矩。

    坐在铜镜前面,朱瞻基的眼睛从镜子里看着孙林说道:“孙少监,昨日陈诚送来的研究院行止范例,孤已经做了批注,你重新抄录一遍,着人送往研究院陈诚。孤今日先去夹江,返程会往解师家贺寿,若有急事,可着人寻我。”

    李亮有些羡慕地看了一眼波澜不惊的孙林,他是以阿谀奉承,迎合上意成为朱瞻基的近臣。

    但是因为太近了,朱瞻基对他可从来都不怎么客气。

    而对有真才实学的孙林,朱瞻基虽然不想对他这么亲近,却也一直礼遇有加。

    不过仔细想想,自己成不了孙林,还是老老实实干好现在这份事儿吧!

    孙林应了一声说道:“殿下,陈郎中上次奏请将幼军训练营,以及羽林卫都迁移出去,此事该如何回复?”

    “不理他。羽林卫,幼军营,工匠都是孤重视的,即便同在下马桥,又能影响他们多少。我看,这件事就是有些人见不得粗人,孤儿与自己同住,故意试探孤。”

    幼军营和迁移到下马桥的羽林卫占据了真个农庄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并且更靠近孝陵,位置更佳。

    这还不算什么,朱瞻基将羽林卫的宿舍区也安排到了农庄的南部,与文臣住所混居,这才是那些工部的文臣心里不舒服的。

    他们自认雅人,文人,但是一出门,邻居竟然是个粗通文墨的武人。这也让许多被调到研究院的文臣根本不想搬到新居住,不想与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