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学文(第3/3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之心可谓是司马昭之心,但是如今的金陵可谓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人口逾百万。

    江浙一带又是著名鱼米之乡,经济发达,将首都迁往现在只是一座小城的北平,朝堂阻力非常之大。

    朱棣即使有难得的霸主之势,也不能直接逆势而为,想要迁都,也要讲究方法。

    第一步是将北平列为陪都,时机成熟,再宣布迁都。

    内阁众人也对此举意见不一,为了此事争执了数日,都没有一个结果。

    在文渊阁读书的朱瞻基原本对此事一无所知,他读书在文渊阁与藏书库天一阁之间的侧殿,与大堂尚有一段距离。

    侧殿有五间,有一单独小院,并且直通内宫,可直接到他居住文华殿,本仁殿。

    而文渊阁依托皇宫城墙而建,在皇宫的最南侧,进入宫门可以直接入文渊阁,想要进入内宫却还要经过门禁。

    他年龄太小,与外臣接触过多,并不是一件好事。为了避嫌,朱瞻基一般很少进入文渊阁。

    不过这一日午时已过,解缙还未到来,加上他也难免对明朝初建的内阁有些好奇,索性带着金阔和余先来找解缙。

    从来文渊阁读书,他的身边除了付典衣和薛掌闱,又增添了两个朱棣派到他身边的长随。

    长随在明朝太监等级中算是中层干部,却没有多大的实权。但是现在跟了朱瞻基,也算是有了盼头。

    金阔祖籍扬州,木讷少语,但是忠厚稳重。

    余先祖籍湖广行省兴国路,朱瞻基问过才知,所谓的兴国路就是后世的咸宁。

    余先同样话不多,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做事一板一眼。

    朱瞻基年龄还小,朱棣也是特意选了两个这样的太监安排在他身边,也算是用心良苦。

    付典衣她们不能跟着朱瞻基接触外臣,但是金阔他们就没有这个顾忌了。所以现在,反倒他们跟在朱瞻基身边的时候更多。

    (继续求一下小票票)

    平凡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56d.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