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代十国形势发展和政治、经济演变(第3/7页)  五代游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南唐亡。

    钱鏐在唐末占据杭州地区。后来,他吞并浙东,占有两浙十馀州之地。唐昭宗任他为镇海、镇东节度使。开平元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

    吴越国土狭小,北邻强大的吴。钱鏐戒约子孙,世代交结中原朝廷,藉以牵制吴和南唐的侵扰。钱氏统治的八十多年间,吴越地区相对安定,经济繁荣。宋太平兴国三年,后梁封审知为闽王。王审知统治近三十年,他力行节俭,轻徭薄敛,境内富实安定。

    审知死后,国内常有乱事,政局非常不稳。闽政权的继承者都崇信道教巫术,他们大兴土木,除了盖宫殿外,还营造了许多工程浩大的道观。费用不足,便公开卖官鬻爵,横徵暴敛。保大三年,闽为南唐所灭。

    马殷在唐末占有潭、衡诸州,被任为湖南节度使,进而占有桂管的梧、贺等州。后梁开平元年被封为楚王,在长沙建宫殿,专制一方。马殷死后,诸子纷争,政刑紊乱。保大九年,南唐发兵灭楚。

    唐朝末年,岭南东道节度使刘隐,逐渐平定割据势力。以后,据有西自邕州、东至潮州的岭南广大地区。后梁贞明三年,其弟刘岩称帝,国号越,不久改称汉,史称南汉,都番禺。刘岩及其继承人都残暴荒淫。宋开宝四年,南汉为宋所灭。

    开平元年,后梁大将高季兴被任为荆南节度使,驻守江陵。同光二年后唐封他为南平王,所以荆南又称南平。荆南原有地八州,唐末,多被邻道所占。高季兴割据后,南平仅占有荆、归、峡三州,在十国中最为弱小。其统治者只有向四周称帝各国称臣,求得赐予。建隆四年,南平为宋所灭。

    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国家是北汉。广顺元年,当郭威灭后汉帝称时,刘知远弟太原留守刘崇也占据河东十二州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土瘠民贫,赋役繁重。统治者结辽为援,守境割据。太平兴国四年,宋兵攻克太原,北汉亡。

    五代十国只是称其大者,事实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刘守光建燕国于河北北部李茂贞称岐王于凤翔党项羌拓跋氏雄踞夏、绥等地在沙州有归义军曹氏政权在甘州、西州有回鹘可汗,史称甘州回鹘、西州回鹘今新疆地区还有于阗等国今青海、西藏一带有陷于分裂状态的吐蕃今云南地区先后出现了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国等,都是南诏政权的延续在东北有建国于盛唐时的渤海国居住在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契丹族,在唐朝灭亡的同年,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八部,势力日强,贞明二年建立契丹国。后唐时,契丹攻灭渤海国,南向争夺中原。天福十二年,改国号大辽,改元大同。自此以至于北宋,一直与中原王朝对峙。

    社会经济

    唐末以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因长期混战而严重破坏。如蔡州秦宗权所到之处,肆意烧杀,千里没有人烟。朱温与时溥连年交战,徐、泗、濠三州人民不能耕作。朱温战败河北刘仁恭时,自魏州至沧州五百里内死尸遍地,其中定州一战,就杀死了六万多人。

    后梁与晋之间连年战争,使今晋南豫北不少地方“里无麦禾,邑无烟火”。后梁还数度决开黄河以阻挡晋兵,致使今河南、山东广大地区洪水氾滥。唐代繁荣的东都洛阳迭经战乱,变成了瓦砾堆,荆棘丛生,在籍的民户还不满一百户。后唐以来,华北平原地区又不断遭受契丹侵扰,卢龙镇所属诸州均遭摧残。后晋时,契丹骑兵深入中原内地,所过之处焚掠一空,千里内“民物殆尽”。开封至洛阳数百里间人烟稀少相州民被杀死十馀万人。河中与凤翔等镇在后汉时发动叛乱,战死饿死的尸体有二十万具以上。

    黄巢起义后,长达六七十年内,大小战事不停。华北地区的兵役和各种劳役异常繁重。统治者视人命如草芥,无辜群众常遭惨杀。战争破坏和苛重赋役促使人民数以万计饿死或流徙他处。北汉的十二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五代游龙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