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33章 绝户(第2/3页)  明王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明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徐晋,继续道:“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吾一生讲学,唯“致良知”三字,凡做事不违本心不违良知即可,一旦生出有违本心良知的恶意,应该尽快将其消磨掉,以免做出恶事来。”

    徐晋沉默了,他部份同意王守仁的观点,人的本心确实没有善恶之分,但却不是天生就能区分善恶对错的,人们区分善恶对错,只会以自身的价值观为衡量的准则,而人的价值观不是天生的,是后天耳濡目染形成的。

    譬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六九等是封建社会的价值观,而徐晋这个穿越者的价值观却是人人平等,不受封建礼教条条框框的约束,所以,那些护礼大臣觉得嘉靖做错了事,但徐晋并不觉得嘉靖所为有什么大不了,只因一块神主牌的摆放问题就闹得你死我活的,何必呢?

    当然,如果说个人的价值观就是本心,就是良知的话,徐晋这次故意躲避不回京的行径确实也不违本心。

    心安,自然就理得了!

    所以在这一方面,徐晋是同意老王的观点的!

    王守仁见徐晋沉默不语,似有所悟,不由露出孺之可教也的满意表情,轻扯了扯绳铃,一名弟子便推门而入,行至王守仁旁边恭敬地弯腰听候吩咐。

    王守仁只是一个眼神,弟子便心领神会,行至墙角打开一只箱子,从里面取出一册阳明心学的抄本奉给徐晋。

    王守仁此时的呼吸已有点急了,道:“老夫毕生感悟都在此书中,便送与子谦留作纪念吧,若有所得,亦不枉你风尘仆仆赶来一场。”

    徐晋连忙站起来接过致谢,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阳明心学啊,在后世甚至火到日本去,被喻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思想哲学利器,回头得认真拜读一番。

    此时弟子端来一碗水喂了王守仁两口,不过后者眼中的光芒已经越发暗淡了,虚弱地道:“徐子谦,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些事不是你想避就避得过的,蓝道行这牛鼻子与老夫还算有些交情,日后不妨多点走动,于你或有裨益。”

    徐晋心中不由感动,老王弥留之际竟然还想着提点自己,对自己这个晚辈可谓是不错了,于是向着已经气息奄奄的老王深深一揖。

    王洪甫见师傅好像快不行了,急忙把其他弟子都叫了进来,蓝道行师徒也进来了,大家围了王守仁一圈。

    看着目光渐渐涣散的师傅,众弟子已泣不成声,王洪甫凑到王守仁耳边低声问:“师傅还有什么话要留的?”

    王守仁咧了咧嘴,嘴角挤出一丝笑容,右手食指在胸前轻点了点道:“此心光明,夫复何言!”说完便安详地合上了眼睛。

    “师傅!”众弟子齐声悲呼,院子外等候的人听到动静也跟着恸哭起来。

    嘉靖八年十月十四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巷,虽然客死异乡,但并不孤独,沿途军民均披麻戴孝为他送行,深受百姓爱戴于斯!

    徐晋待吊唁发丧后,又亲自送了王守仁的灵柩一程,三日后才折返南昌与王翠翘会合,继续往广信府上饶县而去。

    而当徐晋还在返回徐家村的路上,蓝道行师徒已经先一步赶到了徐家村,只是稍微一打听便寻到了徐晋父母的坟地。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徐晋这些年青云直上,史无前例地当上了大明的异姓王,徐家的所有族人自然也跟着沾了光。

    如今的徐家村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破破烂烂的小山村,宽阔平坦的官道一直修到了村口,村子里屋舍俨然,全是带院落的大房子,而且村子的面积比当初大了数倍不止,人来人往,俨然成了一座热闹的繁华小镇,每日慕名前来参观“北靖王故居”的人络绎不绝。

    正因如此,蓝道行师徒两人的到来也没引起多大的关注,他们稍微一打听就摸到了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明王首辅最新章节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