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9 周郎妙计(第1/2页)  刘备的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稍后再看。
    ----------
    兰仓苑,金瓯馆。
    闻岭南长史,旗船抵达。扶南女王柳氏,遂携心腹登船与会。
    见长史、从事,皆弱冠之年,柳氏心中不禁慨叹。
    蓟国英才辈出。先贤远不及老,后进已能独当一面。
    恭请女王居中落座。孙策、周瑜,携岭南属吏,与扶南大臣,各自落座。
    “长史,所为何来。”扶南女王先问。
    “奉王命,助女王复国。”孙策抱拳答曰。
    “善。”柳氏喜问:“长史将兵几何?”
    “三千白毦,三千水衡。”孙策如实作答。
    “尚不足万。”柳氏略显迟疑。
    “女王毋虑。数千猛虎,胜过十万羔羊。”孙策言道:“下臣,既奉王命,岂有儿戏。”
    “敢问长史,如何对垒。”柳氏追问详情。
    “先击狼牙修。”孙策答曰。
    “不可。”柳氏脱口而出:“狼牙修国,与我暗合。既是盟国,岂能先攻。”
    “闻狼牙修,羁縻于扶南篡位王。必有异心,岂可轻信。”孙策言道:“下臣所料,狼牙修,必行虚与委蛇,与扶南暗通。”
    “何以知之?”柳氏将信将疑。
    “一试便知。”孙策胸有成竹。
    “可。”柳氏自无异议。
    四目相对,便由周瑜献计:“女王只需如此如此……”
    “善。”知周公瑾乃出蓟王同门,柳氏岂敢等闲视之。
    稍后,自去布置不提。
    恭送扶南女王,携众离去。
    孙策、周瑜,并立船头,居高俯瞰。
    南州,山水民情,历历在目,一览无余。
    “比庐江何如?”孙策笑问。
    “俊秀有余,雄烈不足。”周瑜直抒胸臆。
    大江东去,浪淘尽。滚滚长江,东逝水。
    论雄浑壮美,兼有水曲秀美。非居江上,不可尽知也。
    “公瑾所言是也。”孙策亦心有戚戚。周瑜,翩翩少年,风流不羁。难得一身正气,君子如玉。尤其,接人待物,深得蓟王风范。无怪,国中宿老赞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如徐狼国等,徼外蛮夷,贪利轻义,反复无常。今日重金笼络,故甘为己用,自持有功,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不知进退。稍有不满,恼羞成怒。谗言之下,必捉刀而反。古往今来,无有例外。
    一言蔽之,恩威并济。切记,未曾归服。蛮夷不可全用,不可全信。防之用之,驱之备之。
    孙策虽言,兵卒六千。实则,远不止此。毋论岭南幕府,十万联军。便是扶南以西,山南诸国联军,亦足有数万之众。更有左右绥南将军麾下,十万丰州大军,可自临江城之江曲港,一日驰援。
    更有甚者,金兰湾中象林港,乃横海先艂舰队驻地。由锦帆司马苏飞,率军戍守。
    “横海纛,速让道”。苏飞麾下舰队,巡弋顿逊海崎,远至稽罗、殑伽诸港。护航救险,守护航线。正因横海先艂,绕行游弋。故顿逊五国,有恃无恐。顿逊海渠,开凿便利。如狼牙修等,虽近在咫尺,亦不敢轻易来犯。唯有忍气吞声,垂涎不已。受扶南女王笼络,亦是贪利所驱。不得已而为之。若能一战而夺之,又何必拾人牙慧。
    正因深知徼外蛮夷之习气秉性。故蓟国上下,皆对扶南女王柳氏,挥金如土所立,“讨逆同盟”,一笑了之。先击狼牙修,势在必行。
    如前所言。凡蓟人聚居,皆上邦风貌。虽远隔万里,思乡心切。然海市往返,携故国人、物,亦足以慰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得书报平安,肥字如栖鸦”。于是乎,“此心安处,是吾乡”。
    如左相所叹:“西徙丰州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 下一页